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南冠:《左传》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29 04:5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真州驿
文天祥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注释:①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文天祥被俘北上途中,于祥兴二年(1279)八月二十七日在这里驿馆暂住。三年前,文天祥曾随吴坚等“祈请使”离开临安,准备到元大都去会见忽必烈。不料一入北营即遭扣押,后设计逃脱入真州城,文天祥原想与守将苗再成计议反攻,不想被误认为是元人奸细,险遭杀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上句揭示了作者同真州的特殊关系,诗句把“我识山川”巧妙地说成“山川识我”,并在中间嵌进一个“如”字,表达了作者恍惚之情。
B.首联下句写眼下江山易主,又到哪里去找那些故旧呢?“更无人”三字一方面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与伤悼,另一方面抒写了作者难言的隐痛。
C.颈联写干戈遍地,尘土眯目,描绘了一幅山河蒙尘的景象;这两句用衬托手法,字面上虽不带情绪,可骨子里充满了对元军的恨恨不已之情。
D.“北首燕山路”似乎只述跋涉去向,不过从一抵真州即已黯然伤神来推测,“燕山路”三字后头,就必然潜藏着进入元朝都城后更大的悲愁。
E. “凄凉夜向晨”是本诗写足白天事情之后唯一写夜晚的句子,用这样的句子结尾,能使全诗的议论性更强,白天的感受也因之变得更强烈。
【小题2】本诗颈联下句“天地暗愁新”写出了作者愁绪的哪些特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