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云在天上,潭在地下,虚实结合,“日悠悠”则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到“物换星移”,巧妙自然。
B.《与诸子登岘山》结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运用典故,写晋代的羊祜功绩流传后世,孟浩然想到自己无所作为,死后无闻,不免“泪沾襟”。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出了山崖高耸、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想象手法,表现刘裕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的英雄气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2-13 02: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C.“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