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
①
,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
②
,归问时裂帛。
[注]①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②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 “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小题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2-15 10:39: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名篇名句默写。
(1)《<论语>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
。
(2)《己亥杂诗》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
,
”的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3)《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同类题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孔子曰:“不知命,_______________;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兴怀,_____________ 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 ______,激扬文字,_____ 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郊扉:犹郊居。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诗歌《野老》,完成题目
野 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释)琴台:四川名胜地,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小题1】这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_____(体裁)诗。
【小题2】前四句诗写景,从诗中的_____一词,我们可以看出写的是______(时间)景色。
【小题3】对“片云何意傍琴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片云是写实。大意是:片片云彩为何依偎在蜀中名胜地。
B.片云是自喻。大意是:如浮云般漂泊的我,为何要游览名胜。
C.片云是写实。大意是:片片云彩为何要笼罩在成都上空。
D.片云是自喻。大意是:我如浮云般漂泊,为何还要滞留成都。
【小题4】本诗的前四句表现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后四句却表现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使道中作
①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
②
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带领使团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使道中作”为题,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出使途中所作,同时暗示了诗歌表达羁旅之思的主题。
B.前四句实写还在梦中,角声惊梦催行,“怨”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无奈。
C.“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用典,化用《庄子·马蹄》中“马蹄可以践霜雪”,写出了途中行路的艰难。
D.“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前路漫漫、旅途奔波劳苦的不满。
【小题2】全诗虽然写思乡之苦,行路之难,但是格调并不显得低沉。请从情感方面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