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小题1】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梅”的?请根据上阕内容进行概括。
【小题2】分析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7 08:0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游南岳
戊戌秋,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人之衡山。舆行两日抵其麓。阴雨骤注,咫尺晦昧,兴几尽。诘朝,云暂开,祝融峰忽现天际,旋露而旋灭。
强之行,山径崎岖,舁者无所用其力,各蹑其屦以上。午憩半山亭。亭以下清澈,其上云深不可测。饮毕,经三十六湾,羊肠屈曲,尤奇险可畏。瀑布奔流怒号于万仞下,一失足,人莫援以手。秋日自上蒸之,云五色夺目。所历之境,恍惚不可为状。俄而一岫现,以为凌绝顶也。奋登之,则闻钟声、磬声、鸡犬声、行歌互答声唱和天半,仰之不见其处。从容攀跻,抵上封寺,宿焉。
云至,寺忽划然而断,峰巅挺现云中,如螺,如髻,如大海孤岛,绝无依傍。风动云舞,山岳俱摇,令人眩悸不能自持。夜半,风大作,殿上铁瓦欲飞。晓起视之,云尽为风散矣。乃攀危石凌绝顶。近瞩荆、襄,远览宇宙,一目万里,洞然无蔽。
吾窃因之而有感焉。卑而近者,其境易窥;高而远者,其妙难见。天地之蕴奥,每多有所秘藏而不可以骤知。使因偶有所得而遂快然自足,亦将无以极宇宙之大观,尽显乎造物之奇。故安于蒙昧而不进者,自弃也;得其半而即欲自止者,画也。殚其力之所能为,以求其境之可至。至于疑似眩乱,天或未有以启之,又终有所不能达也,尽乎人复得乎天,而后此心庶乎无憾矣!此余之所以有感于斯也。
余闻衡岳之上多幽洞异岩,为昔贤所曾游者。余将遍访而详览之,以悉得其概。盖观其大,又欲有以尽其细也。二子其亦有此志乎?
(取材于清·罗泽南《游南岳记》,有删改)
(注)①南岳:衡山。下文中的“祝融峰”为衡山最高峰。②诘朝:次日清晨。③舁者:轿夫。
文章最后一段“二子其亦有此志乎”一句中,“志”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赌棋山庄记
清·谢章铤
吾谢在前明多显宦,入国朝以盐策起家。当其盛时,甲第连云,危楼蔽日,凿深极旷,池馆皆有盛名。及余之初则已衰矣。迁延数十年,屡丁变故,生计愈微。自冠而壮而强,盖累世之老屋亦不克保,而又遭闽省钱荒,易铜而铁,继格不行,复易铁而铜。百金之资亏折不及十金。而余遂家徒四壁,穷无立锥矣。东西谋食,赁庑而居,五年四徙,靡有定宇。回首童游旧地,虽厨溷亦渺如仙境焉。
昔年馆谷稍赢,又得弃产余值约可千金。陈婿莲淑怜余漂泊,为之谋,益以称贷,仅购此屋。乃叹曰:“吾所著书者名赌棋山庄,而今后始有其实也。”庄坐于山,面鼓山,岚翠月华,往来几案,其中有亭有池有台有室,高树蔽亏,巨石突出,位置虽不高,一昂首则数百家皆在其下。内俭外舒,心可静而耳目得所养,与余之素性尤宜。夫以余蹭蹬人世,所志无一,就今老矣,忽留意于一屋,其庸鄙可笑甚矣。虽然韩昌黎固所称文人而知道者,其《示儿》与《符读书城南》二诗,盛陈居赴服御,世或少之,讥其非义方之训。然而昌黎早孤家贫,育于兄嫂,累年奔走,仅得一屋,清白中辛苦所留贻,期以堂构,盖亦人情。余不合时宜未解群风众势之所趋泊然寡营将终其身不获一橼之庇乃天忽与以藏拙之地,欣于所遇,意颇与昌黎同。
犹忆既居之二三年,省会逢遭水患,高者寻丈,低亦数尺,西南尤甚。旧所赁屋,墙崩楼陷。居人号哭,结桴而逃。设使余未迁,不独传砚遗书尽归乌有,而覆压之虞,其能自保哉。然则是屋虽轮妻不逮,余则已幸矣,侈矣。且余忆少年游历,每过谢氏二梅亭、黄氏十砚斋,未尝不流连终日。后读林氏《朴学斋小记》尤觉神往。然是数者皆介在阛阓,无甚杰构。愈叹地以人传,其胜在地不若其胜在人也。曩者陈惕园贡士考九仙山古迹于西南北三面,皆举其人以实其地,独于东迤北第,言:“正一坛化城寺之幽旷而不得其人。”山灵岂将有所待耶?余居正在坛与寺之间,不知百年以往赌棋山庄之名较之迟清亭、宛羽楼何如也?嗟乎,余何以对兹山而无愧哉?药阶退叟谢章铤记于山暖月圆人寿室。
(耀华中学图书馆馆藏《赌棋山庄全集》)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屡丁变故  丁:遭逢
B.与余之素性尤宜 宜:合适
C.世或少之  少:认为……稀少
D.而覆压之虞  虞:忧虑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赁庑而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育于兄嫂  故燕王欲结于君
C.其能自保哉  其孰能讥之乎
D.皆举其人以实其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作者对赌棋山庄的喜爱与满意的一组是
①回首童游旧地,虽厨溷亦渺如仙境焉 ②一昂首则数百家皆在其下
③期以堂构,盖亦人情 ④然则是屋虽轮奂不逮,余则己幸矣,侈矣 
⑤然是数者皆介在阛阓,无甚杰构    ⑥不知百年以往赌棋山庄之名较之迟清亭、宛羽楼何如也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余不合时宜/未解群风/众势之所趋泊然/寡营将终其身/不获一椽之庇
B.余不合时宜/未解群风众势之所趋/泊然寡营/将终其身/不获一椽之庇
C.余不合时/宜未解群风众势之所趋/泊然寡营/将终/其身不获一椽之庇
D.余不合时/宜未解群风/众势之所趋泊然/寡营将终/其身不获一椽之庇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家族曾一度显赫,但是在作者这一代已经衰落,甚至贫困无堪。后来因人帮助而购得宅屋,命名为赌棋山庄。
B.作者认为自己对宅屋的喜爱并没有什么可以讥笑的,并引用韩愈的经历,以此来证明这是人之常情。
C.赌棋山庄在作者居住二三年后遭遇了大水,虽然房屋严重损坏,但是作者依然感觉到幸运和知足。
D.作者认为赌棋山庄的风水非常好,可能会出名人。但又感慨自己一事无成,愧对所居之地。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胡突看过,作等闲语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必求出处,宋人之陋也。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遂据以为唐时酒价。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有删节)

注:①抟合:随意捏合。②圈缋:框框。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匠心独运,方能写出好作品。
B.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需要读者的细心体会 。
C.诗歌写景叙事,语言表达常带有偶然性,因而不可坐实求证。
D.相信“无一字无来历”,必求出处,体现了艺术追求的苦心孤诣。
【小题2】第二段多处引用诗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意,作者评齐、梁和宋人的诗为“小家”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试分析文末“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句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登扫叶楼记

清管 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①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②四望:四望矶,山名。
【小题1】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2】划线句“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是乡间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B.虽然是乡人都认为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C.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D.虽然是以前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小题4】作者写扫叶楼景色的观察顺序是先 ,后
【小题5】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引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叹,本文作者表达了对“奇胜之景”怎样的认识?试比较两者在写作意图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