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三句,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B.“故垒”三句,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史实,即周瑜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C.“江山如画”二句,总写当时出现的三国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D.“羽扇”句指诸葛亮。诸葛亮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和周瑜一道用火攻打败曹操,有“儒将”风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17 08: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小题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固时俗之工巧兮,
。
【小题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宋】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①
【注】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题目内涵颇丰,“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B.首联表明杨君不曾到过永康,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吃惊,暗示其有畏难之意。
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然该句是劝慰杨君不要学阿渊明。
D.“为政”句嘱咐杨君要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因地制宜,多为当地百姓造福。
E. 尾联表达了对杨君才能品行的肯定,并告诉他,到时候自己会把他推荐给皇上。
【小题2】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各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
①
分香
②
俗共夸。
白下
③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
④
下迷芳草,卢女
⑤
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小题1】与杜牧《清明》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比,本诗首联所描写的清明图景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柳永《雨铃霖》)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文后各小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注
,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小题1】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题2】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