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所作。旧游:老朋友。 ②暝:昏暗。 ③维扬:扬州的古称。
【小题1】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09 11:0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石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③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陈琳充满仰慕又饱含诗人的感慨,说自己昔日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漂泊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
B.颔联中“识”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又有人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异代同心。
C.诗人自谓生不逢时,颔联中“应”字不单有自负自信,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和愤慨之情;“怜”写出自己与陈琳同命相怜的感伤之情。
D.全诗贯穿着诗人和陈琳这样的人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