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小题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小题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小题3】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9-01 02:59: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以“
,
”两句暗寓了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而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
(3)姜夔在《扬州慢》中移情于景,感慨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却无人欣赏它们的艳丽的诗句是:“
,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寒食山馆书情
来鹄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
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注)来鹄:生卒年不详。豫章(江西南昌市)人,家在徐孺子亭边,家贫,累举进士不中,曾到宜州入幕。蜀魄:鸟名,指杜鹃。楚魂:鸟名,传说为楚怀王死后所化。
【小题1】结合全诗,分析“每经时节恨飘蓬”句中的“恨”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小题2】本诗颔联备受后世推崇传唱,请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一诗中,作者以充沛的激情,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
,
。这一观点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写山间春、夏两季美景色的句子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 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
①
,南浦清江万里桥
②
。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③
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三城戍:三城的堡垒。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桥名,在当时作者寓居成都的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远眺和近看相互结合,扣住了诗题中的“望”字。
B.颔联“海内风尘”既表明了当时的时局状况,同时也道出了诗人“涕泪”沾襟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C.颈联写出了诗人直至老病之时仍无丝毫功绩于朝廷,通过自嘲的方式讽刺批评了朝廷未能举贤任能的现实。
D.尾联诗人“跨马出郊”,本想“极目”以遣怀,却不料触动了对国事和个人际遇的种种感慨。
E. 全诗以“野望”为题,借诗人在郊外放眼所见的景况,来抒发感时伤怀的情感,呈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