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
B.
三山凌苦雾
,千里激悲风。
C.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
D.焰随红日去,
烟逐暮云飞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1:4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
①
去!”
[注释]①临邛qió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
【小题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即山西大同。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小题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委婉地批评魏大从戎的失当。
C.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D.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E. 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小题2】诗歌尾联运用汉将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牡丹
李山甫①
邀勒②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②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注】①李山甫,晚唐诗人,累举不第,无人援引,曾入魏博节度使幕府为从事。
②邀勒:遮拦,阻留。③妖:艳丽,美好。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牡丹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作为咏物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古诗,请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
①
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
②
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九轨”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联运用了衬托和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浮桥
的特点。
【小题2】这首诗的第三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
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C.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
D.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