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黄州道中

张养浩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③沈既济《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称之为“黄粱梦”或“邯郸梦”。

(1)颈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2)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蕴涵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6-11 02:5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宋)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囹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注释)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②尾联运用了王徽之的典故,指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问及理由,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二句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向晚时分,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城垣上的积雪,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颇切合雪后登楼的情景。
B.“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平添了一种奇趣。颈联雪地里的行人,空中的飞鸟,城楼上的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物我交融,互为映衬。
C.尾联正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
D.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神韵天然,清新淡泊。
【小题2】《诗林广记》评“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时说“两句如善画,作诗之妙,至此神矣”,还有人认为这两句的写景更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