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左锡璇
三月过西窗凉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一院湿烟飞不起,临风咽尽相思味。
珠楯玉栏闲徙倚,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把银筝理。
(注)①左锡璇:字芙江,阳湖人,清代女词人。②灯花:蜡烛或者油灯中,灯芯烧过后,灰烬仍旧在灯芯上,红热状态下的灰烬在火焰中如同花朵。古以灯花为古兆;寓征人将归之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上片首句从夜景写起,月光清凉如水,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不免令人触景生情。
B.第三句点明时令,秋虫鸣叫之声反衬了夜之幽静,远在天涯之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C.第四句中的“湿”“飞不起”写出了烟雾的浓重,借此烘托出主人公深深的相思之情。
D.下片“珠楯玉栏闲徙倚”点明了人物行迹,一个“闲”字,写出了主人公的百无聊赖。
【小题2】简要赏析“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把银筝理”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3:0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氏仆也,将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其事 鬻:出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
⑵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
【小题4】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忘庵王先生传

清汪琬

王先生武,字勤中,明太傅文恪公六世孙也。以诸生入太学,少时风流傥爽,不屑意举子业,自读书赋诗外,若投壶、蹴鞠、豢鱼、笼禽之方,无不通究,而尤长于画,素擅鉴赏。

家本饶裕,而王先生不事生产,数为徭赋所困,又性好施予,亲故间或有负之者,亦概置不问,计一岁所入,辄缘手尽,以是其家遂落。甫壮,乃屏绝诸好,独以高洁醖藉自持。

家既益落,而所作画益工。前太常王翁烟客亦善画,尤称之曰:“近代写生家多画院气,独吾勤中所作,神韵生动,当在妙品中。”于是其声誉大噪,四方士大夫走书币造请者日夕相。寸缣尺素,流传远近,莫不郑重藏弆,甚有作赝笔以售者。京师贵人争慕王先生名,出兼金访求其画,不能得。内阁宋文恪公,即王先生姊婿也,方贵显于朝,移书招王先生入京师,先生笑而不应。尝语人曰:“古之善画者,莫一非高人杰士以文行著者也。有如文恪公诸客沈征君、唐解元、文待诏之属,其人皆能为画重,不则画岂能重人乎?”盖晚而自号忘庵,或征其说,王先生告之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今予之补劓息机于此也,世忘予乎?予忘世乎?两相忘,则去道也近矣。”其寓意超卓如此。年仅五十有九,卒于家。

为人孝友恺悌,与人交,不设城府,所遇无贵贱长少,率委曲相款洽。居平病,晚岁病屡发,不复多作画。故人有贫乏者,辄强之使作,王先生欣然执笔曰:“愿以佐吾子晨夕需。”族父年老,有孙女不能嫁,王先生复力疾为作数幅,俾鬻以治奁具。客有以病谏者,王先生曰:“吾财不足而力有余,敢自爱耶?”先是积藏诸名迹及他玩好甚夥,中岁斥以易薪粟几罄矣。疾既革,又命诸子尽出箧衍中所余,赠遗诸亲故,无复存者。琬闻其讣,为之潸然出涕曰:“此吾吴之老成典型也。自今以往,吴中岂复有斯人比乎?”盖一时钜公胜流俱推重王先生画,而琬独爱慕其为人,以为王先生素行匪特长者也,盖有古达人遗风焉,故愿为之传。

(《汪琬全集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先生不事生产 雅:非常
B.尤称之曰   亟:多次
C.四方士大夫走书币造请者日夕相 属:接连、连续
D.居平病     善:多
【小题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武不屑举业,不事生产,其家遂落,但其所作之画却更为精工。
B.王武以画得誉,但并不以画攀附权贵,保持了高洁的品行。
C.王武晚年自号“忘庵”,他彻底超越了世俗功利,忘却了人间烟火。
D.文章叙议结合,选择了王武的典型言行,生动塑造了一个操守高尚的人物形象。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人孝友恺悌,与人交,不设城府,所遇无贵贱长少,率委曲相款洽。
②先是积藏诸名迹及他玩好甚夥,中岁斥以易薪粟几罄矣。
【小题4】作者“独爱慕其为人”,请概括王武为人的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

岑参①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

江上阻风

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②顺治年闻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叛乱,后两次下狱,十二年后,年近花甲时才被重新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诗前四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诗人滞留,舟泊岸边,巨浪好似高大的山丘,水涡好似深深的洞穴。
B.宋诗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明写作者的行为,暗含作者的情绪,为后文做铺垫。
C.宋诗写瞿塘一语双关,表面写山势险要,长路漫漫,实际指仕途坎坷,终于峰回路转,来日可一展宏图。
D.宋诗后两句描写长江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新奇,将景色与心境巧妙结合,意蕴丰富。
【小题2】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