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B.三径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C.引壶觞以自酌,庭柯以怡颜 眄:随便看
D.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拄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熹微
B.瞻衡宇,载欣载奔  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独悲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常关
【小题3】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归去来兮!”再回首在官时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痛苦自责之词,作了精辟的总结。
B.小舟遥遥,衣袂飘飘,写尽归田的欢愉,与“惆怅而独悲”的在官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一“问”一“恨”,显归意之坚,归心之切。
C.“松菊犹存”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犹言做官本来无心,“流憩”“遐观”“盘桓”,其实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作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得到皇帝的器重赏识,而是回归田园,乐天知命享余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6:36: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迁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言时政利病。

先是,卢多逊贬,赵普罢相。其夏,河决韩村,寻复塞。旦献《河平颂》,太宗览颂有“逆逊、奸普”之语,召宰相谓曰:“胡旦献颂,词意悖戾。乃敢恣胸臆狂躁如此,其亟逐之!”即贬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马周坐流海岛,旦亦贬坊州团练副使。坐檀离所部谒宋白于廓州,既被劾,特释之。徙绎州一稍复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素善中官王继恩,为继恩草制辞过美。继恩败,真宗闻而恶之,贬安远军行军司马,又削籍流浔州。成平初,移通州团练副使,徙徐州,以祠部员外郎分司西京,又为保信军节度副使,久之,以司封员外郎通判襄州。封泰山,改祠部郎中,服母丧,既除,乃言父卒时尝诏夺哀从事,请追行服三年?已而失明,以秘书省少监致仕,居襄州,再秘书监,卒。

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演圣通论》《唐乘》《家传》三百余卷。斫大砚,方五六尺,刻而瘗之,曰“胡旦修《汉春秋》砚”。晚尤黩货,干扰州县,持吏短长,为时论所薄。既死,子孙贫甚,寓枢民间。皇祜末,知襄州王田为言于朝,得钱二十万以葬。

(节选自《宋史·胡旦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
B.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
C.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
D.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判,宋初为加强控制而置于各州、府,辅佐州、府处理政务并负有监察任务的中央官吏。
B.封泰山,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象征君权神授的巩周皇权、粉饰太平的仪式。
C.致仕,指古代官员非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称致事、致政、休致等,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D.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可作贬谪,降职意,如迁客骚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旦才智出众,学识广博。年轻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多次上书议论时政的好坏,曾向皇上进献《河平颂》一定,用“逆、奸”等词形容前任宰相。
B.胡旦几次因好友关系而遭贬谪.因马周犯罪,而被流放到海岛作团练副使,又因王继恩的阴谋失败后,被贬为安远军行军司马,又革职流放到浔州。
C.胡旦仕途并不顺利,但喜欢读书立著。他官至直史馆、秘书监而已,失明以后,还让人诵读经史,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唐乘》等三百多卷书。
D.胡旦晚年特别贪财,但子孙很穷。他贪财,干扰州县的工作,喜欢拿捏县吏的短处,被当时的人鄙薄,死了以后,子孙因为穷把他的棺木停放在民间。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旦献颂,词意悖戾。乃敢恣胸臆犴躁如此,其亟逐之!
译文:
(2)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

同类题4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说。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冠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聊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聊独早:“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复、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灰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乎不知其津涯涯:边际
B.冉有之知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恃:依仗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蚓无抓牙之利
B.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其皆出于此乎
C.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相与枕藉乎舟中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也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5】将下列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4分)
②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
③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