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477平方千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经典容量95人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武广客运的开通,使衡山春节游客爆满,产生的影响是
A.旅游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
B.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C.为景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
D.给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压力
【小题2】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不包括
A.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B.自然环境条件
C.个人身体状况
D.社会文化环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25 09: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
①保护景区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旅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2
下列旅游行为
不会
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是
A.大客车驶入景点游览区内
B.在敦煌莫高窟用闪光灯对壁画拍照
C.在海滨浴场游泳
D.在景点建筑上刻字留念
同类题3
颐和园全年空间容量虽然处于未饱和状态,并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但在局部时间和地点上,超载现象严重。例如,2015年10月4日颐和园园方说,在节前颐和园每天入园游客数量约为4万人次,但10月3日一天就达到了11.8万人次,人数翻了一番。据统计,黄金周前四天,颐和园的游客量就达35万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颐和园的游客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所以没有任何旅游环境问题
B.颐和园全年的游客应该控制在旅游最佳容量之内
C.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是用到达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来表示的
D.为使颐和园的旅游处在最佳状态,必须把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极限容量上
【小题2】颐和园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产生的最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是
A.造成噪音污染
B.珍稀物种灭绝
C.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D.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小题3】针对材料中所述的情况,下列关于颐和园旅游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
B.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
C.旅游淡季实行门票预定
D.饱和区设置门票附加费
同类题4
(题文)随着旅游范围的扩大,冰川旅游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读“中国冰川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冰川旅游区相比,①旅游区最具开发潜力,试分析其交通优势以外的原因。
(2)说明我国发展冰川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题5
[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缕丝绸,串起千年历史,一条商路,承载千年文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古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对丝绸之路经过的古老神奇土地产生了向往,重走“古丝绸之路”成为现代旅游的热潮。2017年7月高中生小郑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重走“古丝绸之路”的梦想,下图是他用手机记录的青海、甘肃“古丝绸之路”旅游路线图。
(1)指出青海甘肃“古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中旅游资源的优势。
(2)结合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小郑此次旅行需要带较厚衣服的原因。
(3)在小郑的旅行日志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这才是我向往的旅行,和东部旅游景点相比,这里较少出现游客拥挤不堪的现象”,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