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西晋]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鸽鹧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两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②鸧鹧:又作仓庚,指黄莺。③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远隔天涯,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游子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小题2】“昔往鸧鹧鸣,今来蟋蟀吟”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5 10:0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越国以远   鄙:边邑
C.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侵损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壮也 是寡人过也
B.吾还也 失所与
C.若亡郑有益于君 朝济夕设版焉
D.焉用亡郑陪邻 敢烦执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D.本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首尾叙事文字简洁,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②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小题1】本文作者柳宗元,字_________,是唐代__________运动的代表。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而卒以祸
(3)字而幼孩  (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驼业种树B.木之性日以离矣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小题4】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②早实以蕃
B.①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②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C.①故病且怠 ②无不活,且硕茂
D.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②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小题5】与“故不我若也”句式不同的是(   )
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何陋之有
C.全石以为底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小题6】翻译文中划线句。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小题7】本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手法,委婉含蓄地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采薇》,完成下面小题。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对战争生活的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军旅生活。
D.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表露了征夫因长久戍边而思乡的凄楚心情。
E. 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小题2】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