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描写的内容,与下图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D.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1:1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四、文言文阅读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自余为僇人,居州  是:_________
(2)其隙也,则施施行  而:_________
(3)染溪     缘:_________
(4)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梦:_________
【小题2】理解课文,填空。
本文写景,抓住了西山“___________”的特点,寄情于景,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同类题3

阅读《苏武传》选段,回答以下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陵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  让:责备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武父子亡功德,皆陛下所成就   阉竖恐终其患,遂共谗之
B.今得杀身自效,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前   臣头今与璧俱碎柱矣
D.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拜为上卿,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面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项是(   )   
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②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③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④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⑤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小题4】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陵劝降采用文雅的方式,在饮酒叙谈之中,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法,先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人生苦短,应享受荣华富贵相劝,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劝降内容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C.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D.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小题1】下列加点的“相”字的意思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蹑履相逢迎 ②儿已薄禄相 ③怅然遥相望 
④黄泉下相见 ⑤仰头相向鸣 ⑥会不相从许
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③/②/④⑤⑥
【小题2】对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与府吏(约定) ②可怜体无比(可爱)
拜还入户(又拜一次)   ④家来贵门(离开)
⑤多后世人(感谢) ⑥便言多才(美好)
⑦始还家门(适逢) ⑧留待作施(赠送)
A.①③④⑤⑧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⑦⑧D.①②④⑥⑧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小题4】解释加横线词
(1)槌便大怒( )
(2)家事夫婿( )  
(3)卿暂还家( )
(4)交广鲑珍( )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