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布衾多年冷似铁, 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最爱湖东行不足, 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 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7)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8)成事不说, ________,既往不咎。(《论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9-06-22 12:1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

岑参①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

江上阻风

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②顺治年闻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叛乱,后两次下狱,十二年后,年近花甲时才被重新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诗前四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诗人滞留,舟泊岸边,巨浪好似高大的山丘,水涡好似深深的洞穴。
B.宋诗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明写作者的行为,暗含作者的情绪,为后文做铺垫。
C.宋诗写瞿塘一语双关,表面写山势险要,长路漫漫,实际指仕途坎坷,终于峰回路转,来日可一展宏图。
D.宋诗后两句描写长江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新奇,将景色与心境巧妙结合,意蕴丰富。
【小题2】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①
高 适②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③。
垄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堕南北人!
注①人日,我国古代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七。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②高适(约704年一1765年),早年长期沉沦下僚,四处漂泊;五十三岁之后方得重用。③风尘:宦途,官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人日题诗寄草堂”,首句即点题,“遥怜”的“怜”即同情怜惜之意,可见二人感情深厚,此句表达出二人身处异地却共有思乡之情。
B.“柳条弄色…‘梅花满枝”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叶萌芽、梅花盛开的美好情景,这种景致,却让诗人“不忍见”‘空断肠”。
C.“身在远藩无所预’’中的“预”是“参与”之意,诗人身在遥远的藩镇,无法参与当地的政事,心中自然百忧千虑,可见诗人复杂的情感。
D.从“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可知诗人与杜甫分隔两地,“空相忆…知何处”是诗人无奈无助的深沉感喟,隐藏着内心的哀痛。
E.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富于表现力。
【小题2】此诗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