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中,苏轼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随遇而安的消极情绪,但他能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在佛家与道家思想中寻找出路,气度豪迈、洒脱,胸怀开朗,达观超然。
B.《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宋荣子、列子等人才能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游境界,这是蜩与学鸠甚至大鹏无法企及的。
C.《短歌行》中,曹操由人生短暂进而产生求贤若渴的忧思。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
D.《与妻书》中,林觉民直指社会惨状及根源,立志推翻满清王朝统治,同时也深爱妻子及家人,为给家人带来种种磨难而深感内疚。革命大义与脉脉人情融为一体,感人至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2-09 02:4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论语》选摘,回答小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问其 目:详情。
B.尧舜其犹病 诸:诸多。
C.不可以久处 约:贫困。
D.士不可以不毅   弘:广大。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夫子言之,与我心有戚戚
B.富哉言/天下事有难易
C.如有博施于民能济众/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无求生害仁/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再也
【小题3】下列所给的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富哉言乎!
A.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B.善哉问也!
C.浴乎沂,风乎舞雩。
D.其何以行之哉?
【小题4】文言文翻译。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攀栖鹘之巢     正襟坐而问客曰
B.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
C.顾所得酒乎     而今在哉
D.今者暮 儿已禄相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小题3】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
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小题4】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达可,字安节,宜兴人,尚书俨从孙也。万历五年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并有声。选授御史。疏请御经筵勤学,时与大臣台谏面议政务,报闻。大学士赵志皋久疾乞休,未得请。达可力言志皋衰庸,宜罢,不纳。二十八年正月,请因始和布令,举皇长子册立冠婚礼,简辅臣补台谏,撤矿税中使,不报。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税使马堂、张日华议加盐税,奸商妄称嘉请中大同用兵贷其赀三万六千金,请于盐课补给,户部许之。达可皆抗争,事得已。改按江西。税使潘相殴折辅国将军谋圮肢,并系宗人宗达,诬以劫课,劾上饶知县李鸿主使。帝切责谋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且言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元恶,为民害,不可一日留。皆弗听。鸿,吴人,大学士申时行之娇。万历十六年举北闹乡试,为吏部郎中高桂所攻。后七年成进士。至是,抗相,以强直称。相又请开广信钢塘山,采取大木,凿秦和斌姥山石膏,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乃寝。还掌河南道事。佐温纯大计京官。寻陈新政要机,痛规首辅沈一贯。疏留中。擢太仆少卿,再迁南京太仆卿。召改光禄,进通政使。镇抚史晋以罪罢,妄投封章诋朝贵。达可封其疏而劾之,晋寻得罪。奏请正疏式、屏谗邪、重驳正、惩奸勼数事,帝嘉纳焉。寻上疏乞休去。卒,赠右副都御史。

(节选自《明史·吴达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
B.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
C.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
D.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本为史官,先秦时负责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
B.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及以后又称内(殿)阁大学士等,实际上掌治着宰相的职权,大学士中居首者,称首辅,其权最大。
C.乡试,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考试,每三年一次,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
D.吏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科举、官吏选拔、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等事情,长官为吏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达可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他做过多地知州,并且都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在长芦任上为救济灾民尽到了责任。
B.吴达可深谋远虑,直言进谏。他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和稳定,劝说皇上积极参加经筵,册立太子,撤去矿税中使等。
C.吴达可坚守原则,不畏权势。税使马堂等加盐税的提议和潘相的诬告及采木凿石等行为都因为他的上书劝谏而得以止息。
D.吴达可忠心耿耿,心怀国家。他规劝首辅沈一贯,阻止了史晋诋毁朝廷贵胃,并弹劾他,退休离任前还不忘进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