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颡(sāng):额头。
【小题1】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3分)
【小题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理解。(9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4-02-28 04:5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城虎
赵城妪,年七十余,止一子。一日入山,为虎所噬。妪悲痛,几不欲活,号啼而诉于宰。宰笑曰:“虎何可以官法制之乎?”妪愈号啕,不能制之。宰叱之,亦不畏惧。又怜其老,不忍加威怒,遂诺为捉虎。媪伏不去,必待勾牒出,乃肯行。宰无奈之,即问诸役,谁能往者。一隶名李能,醺醉,诣座下,自言:“能之。”持牒下,妪始去。隶醒而悔之,犹谓宰之伪局,姑以解妪扰耳,因亦不甚为意。持牒报缴,宰怒曰:“固言能之,何容复悔?”隶窘甚,请牒拘猎户,宰从之。
隶集猎人,日夜伏山谷,冀得一虎,庶可塞责。月余,受杖数百,冤苦罔控。遂诣东郭岳庙,跪而祝之,哭失声。无何,一虎自外来,隶错愕,恐被咥噬,虎入,殊不他顾,蹲立门中。隶祝曰:“如杀某子者尔也,其俯听吾缚。”遂出缧索絷虎项,虎帖耳受缚。牵达县署,宰问虎曰:“某子尔噬之耶?”虎颔之。宰曰:“杀人者死,古之定律。且妪止一子,而尔杀之,彼残年垂尽,何以生活?倘尔能为若子也,我将赦之。”虎又颔之,乃释缚令去。
媪方怨宰之不杀虎以偿子也,迟旦,启扉,则有死鹿,妪货其肉革,用以资度。自是以为常,时衔金帛掷庭中。妪从此致丰裕,奉养过于其子。心窃德虎。虎来,时卧檐下,竟日不去。人畜相安,各无猜忌。数年,妪死,虎来吼于堂中。妪素所积,绰可营葬,族人共瘗之。坟垒方成,虎骤奔来,宾客尽逃。虎直赴冢前,嗥鸣雷动,良久乃去。土人立“义虎祠”于东郊,至今犹存。
(取材于《聊斋志异》)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牒拘猎户 拘:抓捕
B.冤苦罔控   罔:没有
C.虎颔之     颔:点头
D.妪货其肉革 货:卖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虎何可以官法制之乎B.必待勾牒出,乃肯行
自是以为常    良久乃去
C.隶醒而悔之D.奉养过于其子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号啼而诉于宰
(老妇)号啕痛哭着向县令控诉
B.冀得一虎,庶可塞责
希望抓得一只老虎,勉强可以敷衍了事
C.遂出缧索絷虎项
于是拿出绳索系在老虎脖子上
D.虎来,时卧檐下,竟日不去
【小题4】下列句子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入山,(子)为虎所噬
B.(宰)持牒下,妪始去
C.(李能)遂诣东郭岳庙
D.(虎)时衔金帛掷庭中
【小题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老妇独子为虎所杀,悲痛欲绝,于是到县衙告状,希望县令主持公道为子报仇。
B.李能因醉酒逞能应下差事,醒后希望交回差事,县令因此大怒打了他几百板子。
C.老妇因县令没有打死老虎为子报仇而愤怒,但终因老虎的尽心奉养而暗自感动。
D.老虎虽因天性伤人,但后奉养老妇尽孝,又因老妇离世悲痛不已,令世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