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齐宣王伐燕取胜,十分得意,孟子并未附和,提出自己对“取胜”的见解。
B.孟子以武王文王为例,说明“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是可行之的。
C.孟子有言“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此意与“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基本相同。
D.此选段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君王之所以为王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小题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是怎么看待战争的。(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08-03 02:08: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大为岐王之所眷重。
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注】,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楚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
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于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薛用弱《集异记》,有删改)
【注】“为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儿。当时她声势显赫,是岐王的长辈。邑司,为公主掌管地租、财物的官员。京兆试官,京城的主考官员。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   赍:赏赐
B.诸伶旅进 旅:共同
C.诚为国华矣 华:精英
D.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 洎:等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子画    留心释典
B.令九皋为解头 子文士,请谒贵主
C.岐王出锦绣衣服 公主召试官至第
D.本他人所托   子诚取解,当子力
【小题3】翻译。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
【小题4】文中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根据文意,分条概括王维登第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狐涂鸦;甚者,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甚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覆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觇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岸。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中副车。

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澹,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此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涴;污染,玷污。②狃:习以为常掉以轻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小题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呼他人时既可以直接称其名,也可以称其字、号等,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科举时代的考场。会试叫“春闱”,乡试叫“秋闱”。
C.“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D.《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都是关于女鬼的故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生家中闹狐狸,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书稿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朋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缪等人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一个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缪等人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多次名列前茅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认为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书卷锁进箱子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