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化经典考查。(6分)
阅读以下《论语》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子贡问政①。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12.7)
【小题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贡向孔子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认为政治上的大政主要有三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为政者得到老百姓信任。
B.孔子强调,治理管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C.在孔子看来,人是要死的,粮食不够,国家还能继续存在,如果百姓不信任统治者了,那么国家就会完蛋。
D.孔子的这些话让我们知道,统治者要考虑人民的利益,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国家将无法得以存续。
【小题2】阅读下面语句,结合上面选段,请谈谈你对“信”的认识。(3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09-19 04:5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小题1】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1分)
【小题2】孔子与《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武成》:《尚书》篇名,所叙大概是周武王伐纣时的事。
(1)应该如何对待学习内容,孔子和孟子有何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2分)
(2)如何行动让学习有所收获,孔子和孟子有何不同的主张?请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注释①运:转。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认为攻打燕国轻易取胜是天意如此。
B.齐宣王询问孟子该不该占领燕国,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毫无主见。
C.齐宣王间接否认攻打燕国取胜是天意。
D.孟子认为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2)对战争的目的与成败,齐宣王与孟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阐述。(3分)
齐宣王认为:
孟子认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下面是一则流传较广的“楚王失弓”的故事,请根据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荆①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②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注 ①荆:就是楚。②老聃:老子。
【小题1】文中楚王、孔子、老子三个人对“楚王丢失弓箭”一事发表了看法,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你最欣赏谁的人生境界?为什么?(3分)
【小题2】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含义及所体现的君、儒、道三家思想的异同(200字左右)。(9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礼”从政治上讲,指国家制订的政治法律制度。从伦理上讲,指国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人们日常行为准则。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小题1】分析本则材料中荀子强调的“礼”的作用。(6分)
答:
【小题2】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礼”的内涵也有了发展,简要谈谈你对“礼”的认识。不超过120字。(6分)
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
小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