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岳渎经
唐李公佐
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
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栗,不知其由尔。乃渔者时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简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渎经》符矣。
(选自鲁迅编选《唐宋传奇集》,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 水:游泳 |
B.稍稍就岸,时无风涛 就:靠近 |
C.其兽竟不复见 见:看见 |
D.原隰之远近 隰:低湿的地方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夜钓于龟山之下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①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C.①乃渔者时知锁所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
D.①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
B.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
C.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
D.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述无支祁的一组是
①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 ②白首长鬐,雪牙金爪。
③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 ④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
⑤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⑥禹授之章律,不能制。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衡告诉李公佐,他在任楚州刺史时,遇到过无支祁。 |
B.无支祁外貌像猿猴,但是并不是山神,而是水神,能生活在水下。 |
C.无支祁力量很大,不能轻易驯服,但是被庚辰制服。 |
D.李公佐在阅读《岳渎经》时,知道了关于无支祁的记载。 |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
(2)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
(3)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