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⑴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第六篇雍也》)
⑵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第六篇雍也》)
⑶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第六篇雍也》)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小题2】(小题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04-20 09:0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孟子认为如果尊重贤人,任用能人,让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而且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
B.要让商人愿意把货物存放在市场上,就要提供场地存放货物而不征租赁税,并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
C.孟子认为,要让天下的农夫高兴并愿意在自己国家的田野里耕种,就要他们助耕公田,只征收少量的私田的赋税。
D.如果尊重贤士,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即使邻国想要率领百姓来攻打他,也像是率领子弟去攻打他们的父母,是不能成功的。
【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