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孟子·梁惠王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
①
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
②
,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
③
厥志?’一人衡行
④
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歌颂周先祖功业的诗歌。②莒:国名。③越:违背。④衡行:指作乱。衡,通“横”。
(小题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小题2)分析上面选段,联系孟子说的“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句话,说说孟子关于勇的看法。(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4-08-25 02:2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论语》中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1分)
(2)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不愤
①
不启,不悱
②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③
;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③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注)①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②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③必志于彀:朱熹《集注》云:“志犹期也;彀,弓满也。”
【小题1】上面选段的言论,包含对教育者的哪些要求?请简要说明。(3分)
【小题2】作为受教育者,从上面选段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哪些为学启示?请简要说明。(3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
①
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
同类题4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在孔子的言论中,朋友分为几种,标准是什么,请根据下文分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论语》)
(2)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当大卫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母亲只能掩面而泣,不敢来解救他。只有他的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仆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
我好像心头挖掉了一块肉,她就补在那块地方,我的心又长好了,把她包在里面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同类题5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小题1】以上选文同时体现了孔子思想中怎样的重要原则?用四字概括。(1分)
答:
【小题2】孔子教导子贡的交友之道,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朋友不负责任,但更有人认为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体现了以自主、独立、平等的个体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准则,对后一种说法,你认同吗?请阐释理由。(3分)
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
小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