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共14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犹蒙矜育 矜:怜悯B.不矜名节 矜:夸耀
C.听臣微志 听:听见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尽
【小题2】下列句子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B.臣具以表闻
C.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哀吾生之须臾 ③惟江上之清风 ④耳得之而为声 ⑤古谓之染溪 ⑥是造化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③⑥B.①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
【小题4】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面几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而这两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这两段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3-11 03:4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焉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离骚》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责:责任。
D.仆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确实,实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赋《离骚》②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②然此可为智者,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辞②亦欲以究天人
【小题3】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D.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4】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选择题每题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B.诏书特下,臣郎中拜:授给官职。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
D.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薄:与“厚”相对。
【小题2】对下面句中的两个“之”和“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③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愍愚诚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矜”字相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矜”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矜”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矜”字不同。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段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
B.①段以叙述为主,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②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C.②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D.作者在最后一段既表述了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小题5】请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同类题3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督责
C.奔车朽索,岂可忽乎? 忽:快速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兴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流之远者 而后人哀之
B.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吾其还也
C.振之以威怒 或脱身以逃
D.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貌恭而不心服
【小题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魏徵“十思”的主要内容。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赫赫乎,洸洸乎,功业逐日以新,名声随风而流,宜乎欢呼海隅高谈之士,奔走天下慕义之人。使或愿驰一传,或愿操一戈,纳君于唐虞,收地于河湟。然而未至乎是者,盖亦有说云:岂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礼未甚优?请粗言其事,阁下试详而听之:
夫士之来也,必有求于阁下。夫以贫贱而求于富贵,正其宜也。阁下之财,不可以遍施于天下,宜择其人之贤愚,而厚薄等级之,可也。假如贤者至,阁下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阁下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欲求得士之道,尽于此而已;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鉴博采之而已。精鉴于己,固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采于人,百无一二遗者焉。若果能是道,愈见天下之竹帛,不足书阁下之功德,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往焉,来观其师,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无以为荐,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幸甚,幸甚!愈再拜。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布衣之士,身居穷约   约:
朝廷高枕而不虞 虞:
惧阁下以众人视之    众人:
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形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戎狄弃甲而远遁 举类迩而见义远
B.赫赫乎,洸洸乎    儿寒乎?
C.夫士之来也 屈平嫉王听之不聪也
D.功业逐日以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
(2)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小题4】韩愈认为邢尚书怎样做才能“得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曹刿请见
B.日薄西山     不薄今人爱古人
C.寻蒙国恩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然秦以区区之地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 “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谨拜表以闻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常在床蓐D.夙遭闵凶
【小题4】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D.则告诉不许
【小题5】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B.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临近死亡。
C.急于星火:比燎原的星星之火还要急切。
D.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死去。
【小题6】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