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4分)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则侈宫室崇:崇尚。
B.左右谏曰遽:急忙。
C.不其时夺:耽误。
D.若禾黍不登:丰收。
【小题2】(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疾避句读不知
B.君无为人乐于其身也,耻师焉
C.欲不夺农时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可得乎皆出于此乎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4分)
(2)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4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11:0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情表(节选)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后刺史臣荣臣秀才②世混浊而我独清
B.①臣供养无主②但刘日薄西山
C.①诏书特下,臣郎中②谨表以闻
D.①皇天后土实共鉴②数十年竟为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作为过渡,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提出“终养”的请求。
B.第②段作者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陈述自己特别孤苦的处境和自己的从政经历、人生态度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帝的疑虑。
C.第②段融情于理,情深理透,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语,曲折而层次清楚,婉转而情理皆宜。
D.第③段先以一“长”一“短”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又以乌鸦反哺的比喻提出请求,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作结。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离。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刘夙疾病   缠绕 形影相安慰
B.奉圣朝 等到 未曾离 停止
C.蒙国恩 不久 臣洗马 授予官职
D.终兄弟 少 谨拜表以闻   知道
E. 日西山 迫近 臣微志 听从
F. 舅母志 改变 不名节 自夸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密“孝”的一组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④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⑤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涣,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为州人顺赖。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元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B.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C.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D.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是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作墓志铭一般当称死者的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直接称柳宗元的字“子厚”。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考中一、二、三甲录取的统称进士。
C.“拜”是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方式,也指授予官职、任命等。“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也用于称呼父母长辈。
D.“集贤殿正字”是官名,掌校勘书籍;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之一,唐中叶后一般用来安排贬斥之官,但是这个职位却有实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自幼聪慧超凡,通情达理。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贯通古今,让世人折服;识见高远,令公卿显要赞誉举荐。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信赖。为政柳州时,制订政令,想方设法让特别贫穷无力赎取的人用工钱抵消债务,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C.柳宗元为人善良,气节高尚。当得知刘禹锡被派到不宜人居的播州任刺史时,亲自到朝廷请求允许自己与禹锡互换,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
D.柳宗元宦海沉浮,怀才不遇,政治生涯令人叹息。但韩愈却认为,或许就是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2)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C.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B.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C.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人物,向朝廷
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D.东宫,太子所住的地方,代指太子;皇天后土,指皇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早年,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
母。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B.从第二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
人同情。但终究是态度不够坚决,还是答应去应征。
C.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
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D.作者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首先陈述个人遭遇之情,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
地,再抬出孝治天下之理,同时剖明心迹。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情
真意切。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