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日:“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②锥刀:喻微末的小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渠欲君作记 得:得到。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者辨:区别。
C.出一致 处:退隐。
D.以诗酒诸公间 游:游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以我故为之其出于此乎
B.容或有之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C.胁肩入市于是乘其厉声
D.予于此犹有未满者斯天下之民至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4分)
(2)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4分)
【小题4】选文中作者如何分析真隐居和假隐居,对此什么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3-17 08:1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季氏湖山义塾

⑴青田之山,其上四十里有泉,是为高湖之源;其上多奇峰崖,献奇纳秀,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

⑵有名谦字伯益者,好学尚义,故其家日裕。乃谓乡人曰:“人孰不爱其子孙,而不知所以爱之者。今有良田美宅,绵亘阡陌,堆金聚帛,自以为用之不竭、享之无穷也。一旦光销影烁,而无纤芥之留者,何邪?骄淫生于富溢。而纵欲败度之子,常由不悟前人成败之迹,而自视侈然大也。及其颠连困厄于垂老之际,彷徨无所容其身,虽欲效织蒲补履以食其余年,且不可得。若是者虽其人之不肖,抑亦其父兄处之不得其道也。今余幸藉先人馀业以自免于冻馁,未尝不惴惴于吾身,况能保其子孙?故愿制产以肇建读书之所,延名儒为师,以训子弟以及姻族之人,咸使知学。大则修身齐家以用于时,小亦不失为乡里之善士,不亦可乎?”乃筑于其居之侧以为堂,设孔子像,旁列斋舍,翼以廊庑,缭以垣,买田若干亩给师弟子之食,萃其族之子弟悉入学焉。于是衿佩衣裳,肃肃有容;弦诵之音,蔼蔼旁达。入其乡者,莫不感叹而慕悦也。

⑶呜呼,若季氏者,真知爱其子孙哉!由是于一乡一邑,以播于天下,使人人闻而效其所为,则将见屋皆为贤士大夫,而愚不肖者寡矣。邑人洪应求道其事于余,且请为之记,予既乐乡里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乐道人善也,故善而书之。

(选自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六)

〔注〕义塾,旧时免费的私塾。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其上多奇峰崖   ②由是于一乡一邑
③翼以廊庑,缭以垣 ④则将见屋皆为贤士大夫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旦光销影烁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之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E.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①自以用之不竭、享之无穷也    ②冰,水之,而寒于水
B.①骄淫生富溢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赵王
C.①而又嘉洪生乐道人善也 ②曾不知老将至
D.①使人人闻效其所为    ②汝姊在吾怀,呱呱
【小题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⑴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
⑵及其颠连困厄于垂老之际,彷徨无所容其身。
【小题5】结合全文内容,概述季伯益创办“义塾”的意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xuàn流泪)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①旧:指明朝。中涓:太监。②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此年明亡。黄冠:代指道士。③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④太华之山:华山。⑤雷首之山:首阳山。⑥揖让:作揖和谦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⑦汾:汾水。⑧绵上之山:绵山。⑨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结庐于西峰之左能够
B.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交往
C.不隶于宫之籍观看
D.之茫茫距离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范君知其必西奔为之奈何
B.介子推从晋公子师道不传也久矣
C.若揖让其间飘飘如遗世独立
D.乃东宫不知之苟非吾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从京都(指北京)徒步行走到华山当道士
B.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时
C.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挨饿的地方
D.既反国而隐焉
反叛晋国之后,介子推就隐居在这里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②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小题5】填空。
(1)与介子推有关的节日叫   。
(2)顾炎武,又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有一句名言:“天下兴亡,  。”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同属“记”,但本文重在抒情,而《游褒》重在议论。《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以无悔矣。”
【小题6】作者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深林,回溪穷:穷尽
B.望西山,始指之异:使……奇特
C.踞而遨箕: 像簸箕一样
D.故为之文以志:记
【小题2】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知日入。
A.属予作文以记B.扣舷而歌
C.岂他人过哉D.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以“上”“入”“穷”加上“无远不到”,具体而又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行踪;“坐”“醉”“卧”“梦”“觉”“起”“归”等一系列动词的连用,其目的为了表现自己被贬后能够游山玩水忘却忧愁的愉快心境。
B.第二段中,作者以“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排比句式,构成了一种急促之势;“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八字,写出了身登目游的过程;并从西山之高、西山所见之广、西山有众山拥戴之势等方面来描写西山。
C.文中“始得”二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作者之所以认为“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之中领悟到了它与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契合点,即山的高大——人格精神的傲然独立。
D.本文极见字句烹炼之功。以句言,骈散结合而又句式多变,极尽灵动矫变之妙;以用字言,写山容水态的“幽泉怪石”“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萦青绕白”“苍然暮色”,形象精炼。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同类题4


(一)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小题1】【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也穷:尽头
B.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明:照明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者辞:告辞
D.私心有所不尽恨:怨恨
【小题3】【小题4】【小题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B.有穴窈。至激于义理者不
C.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然视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况仆不得已乎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小题6】【小题7】【小题8】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小题9】【小题10】【小题11】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译: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却也很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
A.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既然出洞了,就有人埋怨那个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跟从他,而不能享受游洞的乐趣。
B.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译: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C.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译:况且勇敢的人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能勉励自己不受辱呢?
D.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小题1】文中加点的“未果之花”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在本段中应如何理解?
【小题2】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小题3】文章的③④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