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稼轩记  (南宋)洪迈
郡治之北可里,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 。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耒耨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 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主人初未之识也。绘图畀予曰: “吾甚爱吾轩,为吾记。”
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是见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顷赖氏祸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谈笑扫空之。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顾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乃大不可欤?
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知,乃当急须蓑笠,醉眠牛背,与荛童牧竖肩相摩,幸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深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 “是尝有力于稼轩者” 。侯当辍食迎门,同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
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本文有删节)
注解:①衍:延伸。 弓:一箭的射程。  ③耒耨:指农具。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治之北可里所:地方,处所
B.若将真耒耨之为者秉:手执
C.是见深知用:任用
D.章显于南邦闻:闻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主人初未之识也②则施施行,漫漫而游
B.①缚取五万众中②辞楼下殿,辇来
C.①懦士为兴起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多于邻过也
D.①不能为人知,当急须蓑笠②度我至军中,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了“旷土”的地理形势,用“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了辛弃疾的与众不同。
B.第二段写辛弃疾的田园生活与田园建设,介绍了“稼轩”名号的由来,并且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起。
C.第三段用生动传神的文字,追述辛弃疾慷慨擒齐虏,谈笑灭赖氏的风采,在他志向已经实现的时候,辛弃疾却归来隐居。
D.全文既充满了作者对辛弃疾的志向和才干的高度赞扬,也表明了对他壮志未酬便欲退隐的惋惜和规劝,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莫识其处。(3分)
(2)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 “是尝有力于稼轩者”(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3-19 07:4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乙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饮于溪;其冲然角列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沿着)
B.余怜而之(卖)
C.萦青缭白,外与天(交会)
D.以兹丘之下(呈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悠悠与灏气俱是其果有遭
B.故为文以志若牛马饮于溪
C.则施施行其冲然角列上者
D.醉则更相枕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
 
【小题3】下列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B.则贵游之士争买者
C.凌万顷之茫然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小题4】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作者是罪人,才能有闲暇;由于作者内心忧闷,故需要排遣。这一切决定了他的游览方式是无目的性、散漫放任的。尽管这种游览也有乐,但实则苦中作乐。
B.《始得西山宴游记》采取由抑到扬的方法,开始那一大段文字,被用来作为游西山时物我合一情态的陪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心态。
C.《钴姆潭西小丘记》第一段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多”,运用了拟人、比较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情态,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D.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巧具匠心,揭示主旨:感慨奇美的小丘被弃置在南荒"连岁不售"的命运,由物及己,联想到自己的被"弃",借以发抒自己的不平;也包含着一种期待,表达了祈盼重新获用的渴望。
 
【小题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桥泣柳记

清尤侗

西湖吾苏四百里耳,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咄咄怪事!犹记壬午春与亡友汤卿谋再送人游武陵赋诗,予顾语之曰:“但见送人作郡,不见送汝作郡,西湖有知,不旦揶揄吾辈杀风景乎?”卿谋曰西湖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当与君提几两屐了此梦中公事不令武陵花笑人寂寂也然卒不果行而卿谋遂殁。

己丑秋自长安归,将游于东诸侯,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入槜李,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日移午矣,主人延予而候潮焉,予忽忽而念之曰:“吾有旧约会当去。”用与客一、平头二逾冈越陌约五里许,始见所谓西湖者:翠浪千层,青山四照若珠帘初卷,美人晓妆,云鬟雾髻,掩映于明镜中也。时秋暑未退,暮雨欲来,山行殊苦烦郁,忽俯清流追凉风,自顾衣冠眉发飒飒然皆生爽气。由第一桥至第六桥凡六休焉。自念十载相思,一朝邂逅,惊喜不能持,左顾右盼,目挑魂与,而盈盈波眼,亦似含睇微笑,与游子相迎送。然而欣慰之余,凄然以悲。往予少时,客从湖上来,辄夸苏堤杨柳袅袅随风,夹岸桃花剪绡裁锦,闻之心醉,有小腰人面之思。今为官军斫伐都尽,千丝万絮无一存者,荒草之中,断根偃卧而已。遥望湖心亭倾攲,几欲坠水,四周台榭,半就湮芜,昔之锦缆牙樯、香车宝马、紫箫公子、红粉佳人不知化为何物!眼前所见,唯有寒鸦几点梳掠斜阳,征鸿数行哀鸣孤渚者。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此如巫峡梦回,马嵬魂断,红颜憔悴,无复昔容,而子亦如杜牧寻春,恨不相逢未嫁时也。惆怅而别,如不胜情。归则又大咤叹曰:“昔卿谋作忆西湖诗,予和之,今予作吊西湖诗,卿谋不及和也。柳可泣矣!泣柳而念张绪当年,不益可泣哉!”因呜咽久之。忽闻江潮夜至,澎湃有声,若相助以哭者。遂挂帆而去。

嗟呼!予三十年前于诗中见西湖焉:“睛光潋滟、雨色空濛”是也;于画中见西湖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是也;于梦中见西湖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仿佛遇之。三十年又二,始见西湖于目中,乃兴尽而返,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注)①壬午: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②己丑:清顺治六年(1649)。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吾苏四百里耳 去:距离
B.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    颜色:色彩
C.惊喜不能持 殆:几乎
D.四周台榭,半湮芜 就:接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 但刘日薄西山
B.与游子相迎送闻有国有家者
C.今为官军斫伐都尽   其知反不能及
D.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 吾儿,久不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小品文,开门见山,描绘了西湖碧绿的波浪层层叠叠,四面青山环绕,就像晨起的美人对镜梳妆,美不胜收。
B.作者从京城回来,到吴越一带游玩,在钱塘江边住下,主人邀请他观潮,然而想起先前与汤卿谋游西湖的约定没有实现,就急切地去了。
C.作者在文中将心中梦中的西湖与现实所见的西湖进行对比,一种今非昔比的感觉油然而生,全文曲折盘旋,一唱三叹,风格独特。
D.本文以“泣”为文眼,画龙点睛,“泣柳”其实是“泣”毁于兵灾、破败的西湖,从而勾起他隐于内心的故国之情,感叹世道沧桑。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卿 谋 曰 西 湖 不 在 天 上 行 即 到 矣 当 与 君 提 几 两 屐 了 此 梦 中 公 事 不 令 武 陵 花笑 人 寂 寂 也 然 卒 不 果 行 而 卿 谋 遂 殁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
(2)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中《经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经肯綮之未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刀而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虛词的意义与用法。(4分)
(1)技至此乎?
(2)官知止神欲行
(3)庖丁文惠君解牛
(4)手所触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8分)
(1)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而止,行为迟。(4分)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分)
【小题4】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岑嘉州诗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斩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向阙。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旋轸①有日,犯軷俟②时,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①旋轸:回车,喻返京。②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③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客死于成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这些人
B.近建安之遗范矣   遗范:遗存风范
C.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解褐:担任官职
D.可以庇躬,无向阙 假:假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所得,多入佳境 皆出于此乎
B.物极变,理之常也 海运将徙于南冥
C.由是委公以书奏任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时议拟公吴均、何逊 激义而死焉者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自宫体诗以来人们做诗致力于铺陈华丽,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也不被看重。唐朝建立以后,去掉雕饰改为朴实,风气渐渐改变。
B.副元帅相国杜公渐鸿上表让岑参担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居于相国幕府。只是没过多久,岑参就被免去官职,寓居在蜀地。
C.岑参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无不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他虽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但最终以文采,登名翰场。
D.作者作为岑家的世交,接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集,是想让后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他高尚的人格,激发高远的情怀。
【小题4】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倘 后 之 词 人 有 所 观 览 亦 由 聆 广 乐 者 识 清 商 之 韵 游 名 山 者 仰 翠 微 之 色 足 以 莹 彻 心 府 发 挥 高 致 焉 京 兆 杜 确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2)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