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是家庭、宾馆、饭店等饮食单位抛奔的剩余饭菜的总称,主要包括米类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鱼刺等。其化学组份主要为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目前世界各国绝大部分城市垃圾中40%为厨余垃圾。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量超4亿吨,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一些主要城市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厨余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而垃圾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套普通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用来发电的垃圾发电站,一天可焚烧垃圾万吨左右,可处理一个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垃圾量的80%,同时每日能产生10万度电,解决4万至5万人一天的用电需求。
2018年六一儿童节当天,中科院研究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孩子们的照片。他们远在青海三江源,手里拿的、身上挂的都是满满的塑料瓶串。这些塑料瓶、袋无人收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垃圾要背着走两至三天的路程,才能集中处理。近几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2019年10月24日,三江源地区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建成投运。下图示意三江源位置及其周边地理环境。
2015年,中国手机的销售量达5.39亿部;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除了塑料和电解液之外,手机中还含有铜、铝、锡、铅、汞、金、银等多种金属;大部分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一块电池的锡含量能污染6万升水,这些水量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
自2019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表明,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柜架。不仅如此北京广州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也纷纷立法,垃圾分类时代已经到来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传统垃极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