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②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③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④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⑤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⑥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⑦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注】①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②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③扳(pān)留:挽留。扳,通“攀”。④增重:增荣。⑤尸祝:古代掌管祭祀的人。此处活用为动词,祭祀。浮图:指寺院。老子之宫:指道观。⑥惓惓(quánquán):同“拳拳”,诚挚,这里指思念不忘。⑦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相,曾在黄州居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治所,分境而。治:管理
B.而君亦不于其民。忍:舍得
C.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便宜
D.亦其殃而有辱也。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尚有西子遗迹/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B.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君吴之山川/寡人之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D.去黄州四十余年思之不忘/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B.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I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C.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五分)
(1)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4分)
(2)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4分)
(3)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09-17 11: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1】“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引用陶潜诗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牺牲过程,为什么要详写府门喋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问题。共10分。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租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桥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岸,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含意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郡学,东顾草树郁然。过:经过
B.东数百步,有弃地。趋:快走
C.亭北岸,号“沧浪”焉。构:构筑,建造
D.沃然有得,笑万古。闵:同“悯”,悲悯
【小题2】【小题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舒所怀,不可得也。 ②至□洒然忘其归。③尚未能忘□所寓目。
A.①且②者③之B.①且②则③其
C.①以②则③其D.①以②者③之
【小题4】【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扁舟吴中,始租舍以处(2分)
②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