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氏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年菲氏叶猴毛色灰黑,攀援和跳跃能力很强。菲氏叶猴取食叶类、果实、种子等50多种食物,几乎没有破坏庄稼和其他农作物的“不良记录”。上世纪后期,菲氏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有些栖息地甚至绝迹,过去我国对其研究很少,直到被生态志愿者在云南德宏的亚热带森林中拍摄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图所示为我国菲氏叶猴主要发现地的分布区。
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是挺水植物,属水生或湿生多年生宿根性草本。20世纪50年代传入湖北。湖北省境内河湖众多、沟渠纵横密布,广袤的水域成了水花生蔓延、肆虐的“乐土”。2009年,洪湖暴发水花生应急事件,水花生疯长形成了几百个大小“岛屿”,总面积超过3万亩。农业部和湖北省农业厅专家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进水花生叶甲。叶甲具有专食性,只吃水花生,不会对其他的农作物造成危害。开展生物防治三年后,水花生蔓延情况基本得到控制。
材料一 龙血树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生长缓慢,几十年树龄才能开花。该树株形优美规整,叶形叶色多姿多彩,为现代室内装饰的优良观叶植物。龙血树受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材料二 野生龙血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成片的野生龙血树只在海南昌江、三亚保存。下面左图为野生龙血树在我国海南岛分布示意图,下面右图为龙血树景观图。
南非穿山甲身体构造特化原始,全身布满鳞甲,奔跑能力差,遇敌时蜷成一团,属狭食性哺乳动物,雌性穿山甲每年只能生一胎。主要分布在乍得、南苏丹、东非、南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林地(如下图),近些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使其生境逐渐丧失。基于食用、医用等诸多原因,自2010年来在国际非法贸易中缉获的南非穿山甲数量呈剧增趋势,穿山甲濒危告急。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我国水域辽阔,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文和气象环境复杂,为多种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物种不断增加,如东北雅罗鱼、长江鲥鱼等。这些物种都是世界珍稀动物资源,更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