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注],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选自中华书局《欧阳修全集》2001年第1版,有删改)
[注]子云:西汉扬雄,字子云。仲淹:隋末大儒王通,字仲淹。杨雄著《太玄经》模仿《周易》,作《法言》模仿《论语》;王通作《元经》模仿《春秋》,作《中说》模仿《论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犹自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患:担心
B.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责备
C.方焉以模言语勉:努力
D.见前世之文传徒:只,仅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及少定视焉/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B.不择其人而问者欤/于是余有叹
C.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鲜焉/所以遣将守关,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今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B.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C.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D.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非尔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
译文:
⑵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
译文:
⑶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译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3-04-28 04:20: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反复分析、推究)
B.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拐杖) ②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C.①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②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D.①临清流而赋诗(临:面对)    ②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B.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田园诗的创始者。
C.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D.帝乡,指皇帝住的地方,也就是京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 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文中的2,3两节都是描写“今是昨非”的,包括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而且行文注意到对仗、骈偶,从而保持了赋的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
C.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D.本文采用楚辞的体式,叙写了田园生活的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抒写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中的心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柳子厚墓志铭 (节选) 韩愈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俗以男女钱 质:抵押,典当
B.令书其,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佣:佣工酬劳
C.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中 遣:派遣
D.而梦得在堂  亲:母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自肆于山水间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足相当,使归其质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C.其土俗,为设教禁
相如持璧却立
D.请于朝,将拜疏,愿柳易播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小题3】对文中浪线处未标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在知道刘禹锡不会远遣播州时,才故作姿态以求声名,引起作者不满,于此暗加讥评,体现了作者对人物评价的客观公正。
B.摹写人世势利凶险情状,可谓穷形尽相,意在表达对官场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和尖锐抨击。
C.这段文字应用了对比手法,借摹写官场中势利凶险、落井下石情状,高度评价柳宗元的高尚节操。
D.这段文字成功应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使这段抒情议论生动活泼,极见文采。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4分)
(2)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3分)
(3)虽重得罪,死不恨。(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一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一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
【注】①子贡是端木赐的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②冉雍,名仲弓。③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B.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C.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D.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子是卫将军的字,子贡称呼卫将军“文子”,表示尊重;古人对人自称名字表示谦虚,如文中“赐也辞不获命”的“赐”为子贡谦称。
B.《诗》《书》是《诗经》《尚书》的简称,它们与《中庸》《周易》和《春秋》五本书合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C.傧相,亦作“摈相”, 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郑玄注释《周礼秋官·司仪》有“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
D.“孝悌”,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悌,敬爱兄长。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 “仁”的根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文子孔子学有所成的七十多弟子中“其孰为贤”的询问,子贡认为贤能的人没有妄行,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所以他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B.通过子贡回答文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颜渊能成为君王的辅佐,冉求能成为卿大夫,    公西赤精通外交礼仪,而曾参四德具备。
C.文子认为,子贡所说到的孔门弟子都可做诸侯的辅佐,但当时世上没有明君,他们不得任用,文子为他们感到惋惜与不平。
D.本文主要是卫国将军文子与孔子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有重点地对孔门几位弟子的操行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孔子的认可。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⑵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