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零陵三亭记
(唐)柳宗元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宿蠹藏奸,披露首服。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鼓之音。鸡豚糗醑,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
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乐,淡然自若也。乃发墙藩,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拗为池。爰有嘉木美卉,垂水嘉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而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土以埴,亦在署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在昔裨湛谋野而获,宓子弹琴而理。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书于石。薛拜子曰:「吾志也。」遂刻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源令担任
B.逋租役逃避
C.乃墙藩拆除
D.于是邑完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吏能闻荆楚间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
B.群畜食于其身也,则耻师,惑矣
C.县者积数十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之声义
D.宓子弹琴理顺流东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定有游乐场所,高雅的设施,使他清明宁静心境平和,常常能够舒适安逸,这样才能思路通顺办事有效率。
B.薛存义到零陵主持政事,混乱的局面得到安定,百姓交纳完赋税,一起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乡里父老迎接庆贺。州中长官对此嘉奖,邻郡纷纷效仿。
C.薛存义从不因繁重的政务而自我困扰,安闲恬适地享受着山水的乐趣。修建三亭,友好地接待宾客,把客人安置在旅馆,高雅的消遣方式,应该从薛存义开始的。
D.因为玩乐而荒废了政事,因为荒废了政事而放弃了治理。所以薛存义的做法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福气,作者写这件事是想告诉后来人为政与观游不可兼得。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
(2) 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4-28 12:07: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
(选自《何翰林集》)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余南归讽:指责
B.见良俊颇笔札工:擅长
C.今日良俊在秣陵适:恰逢
D.以同好贻:赠送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尝闻昔人轩冕为桎梏又良俊失意无聊
B.然不免牵曳即抵掌谈笔其坐
C.留守大臣暨诸僚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复有一云孙似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面题目。(1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甲】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然微以自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指南录后序》)
【乙】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虽浩然无所愧怍,惭愧B.然微以自于君亲文,掩饰
C.诏天下王勤,辛苦D.破郊畿,内地薄: 逼近,指进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予生也幸/师道不传也久矣
B.君亲谓予何/君勉之
C.见学宫祠乡先生欧阳修/较秦之得与战胜而得者
D.君乌合万余赴之/夜则兵围所寓舍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文,文天祥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是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阐明了他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B.乙文,当长江防线告急之时,文天祥为国而急,多方奔走号召,结集兵力,并抱着必胜的信念率万余兵力去抵抗元兵的进攻。
C.乙文,文天祥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臣民应该共赴国难;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他也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闻风而起保卫祖国。
D.乙文,文天祥面对国家的灾难,深深自责平时生活豪华,并毅然拿出全部的家赀充作军费;平时每当谈及国事,往往痛心以至泣下。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 祥 捧 诏 涕 泣 使 陈 继 周 发 郡 中 豪 杰 并 结 溪 峒 蛮 使 方 兴 召 吉 州 兵 诸 豪 杰 皆 应 有 众 万 人
【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2分)
(2)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3分)

同类题5

课内文言阅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俯伏思量。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C.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庶民,百姓。
【小题2】对“矜”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②不伐己功,不矜己能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④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A.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B.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相同
C.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D.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不同
【小题3】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①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翻译下面句子:
【小题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分)
   
【小题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