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2012·高考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魏 舒 身 长 八 尺 二 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5-21 10:3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牖而居,久,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始洞然 洞然:明亮的样子
B.诸父异爨    迨:等到
C.凡变矣 再:两次
D.余牖而居    扃:门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庭 室西连中闺
B.某所,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
C.娘指叩门扉曰 比去, 手阖门
D.久,能以足音辨人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而庭阶寂寂……珊珊可爱”几句诗意般的描写,情景交融,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处的满足和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B.文章第二至第五段主要写项脊轩中发生的可悲的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项脊轩”为线索,将相关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
C.全文有一个“文眼”:“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写“可喜”,再写“可悲”,由喜到悲,就是全文结构脉络。
D.归有光选取日常生活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华丽的语言,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 大 河, 而放 之海 。 方 其 功 之 未 成 也 盖 亦 有 溃 冒 冲 突 可 畏 之 患 惟 能 前 知 其当 然 事 至 不 惧 而 徐 为 之 图 是 以 得 至 于 成 功

(节 选 自 苏 轼 《 晁 错 论 》 )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与天际:边界B.到则草而坐披:披露
C.蹙累积攒:聚集D.觞满酌引:引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悠悠与颢气俱相与枕藉舟中
B.徘徊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凌万顷茫然句读不知
D.施施行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小题3】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顺流而
A.吾从而B.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江陵D.学而大遗
【小题4】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何为其然也?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2分)
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徕宁果木记

昆仑踞西域之胜,世传为仙人出入之所,嘉树珍果,萃于其地。徕宁地近昆仑,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桃、杏、葡萄、梨、枣、苹婆、林檎、樱桃,俱极香美,无论矣。桑椹大可径寸,色白如玉,味甘如蜜。冰苹婆尤为异品,形如内地苹婆,而莹然无滓,表里照彻如水晶,味香烈而极甘,别城无此种。又有所谓瓯桲者,似山东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渍之,甘酸如山查而香过之,真异种也。

呜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必能贡明堂,飨清庙,供上方之馔,擅华林之春。其次亦得为卿士大夫所共尝,文人学士所争赏。乃生于穷荒回纥之地,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闻其香,甚且珍品与羊胛同烹,名园与马枥为伍,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极,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人蠢而物灵,山川清淑之气多钟于草木,以补人之不足。”是说也,余姑存而不论云。

(选自铁保《惟清斋全集·梅庵文钞》)

(注)①苹婆:苹果。②林檎:即沙果。俗称“花红”。③瓯桲:即“榅桲”,又名木李,味甘酸。④神京:京城。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之所。⑥清庙:即太庙,帝王的宗庙。⑦华林:这里泛指帝王宫苑。⑧回纥:古代少教民族。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带。⑨马枥:马棚。⑩八埏:八方的边际。

【小题1】徕宁“果木之盛甲于天下”的原因是  。
【小题2】第一段举“桑椹”、“冰苹婆”与“瓯桲”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3】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昆仑山高踞于西域中的胜地之上,世代相传是仙人出没的地方。
B.徕宁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种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说了。
C.徕宁珍果生于穷荒回纥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D.对边地“人蠢而物灵”的说法,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评论吧。
【小题4】文中画线处以 ,表达出作者的不平之慨。
【小题5】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都运用了“借题发挥”的写法,但用意却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