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8-25 02:2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袁枚《祭妹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注:①嫛婗(yī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②殗殜(yè dié):病不甚重,小病。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连呼则则    则则:同“啧啧”,赞叹声。
B.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使:让、令
C.后虽小差    小差:病情稍有好转
D.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
【小题2】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节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兄长远游时小妹悲恸和中进士回家时全家欢乐等几件事。
B.这节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情况未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所以,回忆模糊且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作者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凄恻。
D.作者通过捉蟋蟀时“奋臂”、读书时“梳双髻,披单缣”、远游时“掎裳悲恸”等细节,表现了妹妹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2)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3)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小题4】《祭妹文》与《祭十二郎文》都是祭文,且十分感人。请简要概括两段文字在抒情手法上的异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秀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绣闼,俯雕甍     披:披上
B.舸舰弥,青雀黄龙之舳 津:渡口
C.云销雨,彩彻区明 霁:雨过天晴
D.天高地,觉宇宙之无穷 迥:远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最能表现景物色彩变化之美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面暮山紫
B.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C.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D.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高低、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作者凭借听觉联想,勾画出的目力难及之景,用虚写手法,传达了远处的渔歌和雁声。
C.“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是作者由眼前盛景、个人际遇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之感。
D.“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作者将自己比作前贤,情绪昂扬地表达了对“圣主”“明时”的渴盼,希望自此能得以重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离骚(节选)
众皆竞进(1),以贪婪兮。凭(2)不厌乎求索。羌(3)内恕己以量(4)人兮,各兴心(5)而嫉妒。忽驰骛(6)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7)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8)兮,长顑颔(9)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茞兮,贯(10)薜荔之落蕊(11)。矫(12)菌桂以纫蕙兮,索(13)胡绳之纚纚(14)。謇吾法夫前修(15)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16)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17)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注释】1.进:追逐权势利禄。2.凭:满,楚方言。3.羌:且。4.量:度量,计较。5.兴心:起坏心,玩弄心计。6.驰骛:狂奔乱跑。7.冉冉:渐渐。8.练要:精要。9.顑颔:憔悴的样子。10.贯:贯穿。11.落蕊:初生的花蕊。12.矫:举,用。13.索:把……编成绳索。14.纚纚:接连不断的样子。15.前修:前代贤人。16.周:合拍。17.彭贤:般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内己以量人兮恕:宽恕
B.偭规矩而改错:错误,过失
C.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D.夕秋菊之落英餐:服食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忳郁邑余佗傺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老冉冉其将至兮
D.何方圜之能周兮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固前圣之所厚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雨雪霏霏
D.夙兴夜寐
【小题4】下列对《离骚》有关内容与艺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里作者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作者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
B.“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这四句是说诗人以花草编缀的装饰品象征自己耿介拔俗、清莹高洁的节操品德。
C.《离骚》句式灵活,以六、七言为主,间以五、八言乃至十言,错落有致,形成鲜明的节奏,且在语言上运用了“侘傺”“郁邑”“陆离”“芙蓉”等许多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作者多次用比喻手法言志,表明了自己至死要坚持节操,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全诗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揭示了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同类题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
相师(_______)
君子不齿(_______)
作《师说》以之(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欲人之无也难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圣人所以为圣 ②句读不知
C.①爱其子,择而教之 ②道之不复,可知矣
D.①群聚而笑之   ②官盛近谀
【小题4】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