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①,硁硁然小人②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注]①果:果断,坚决。②硁硁然小人:硁硁然,这里指像石块一样坚固的样子。小人,器量小的人。
用自己的话概括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 并简要分析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9-28 03:0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报任安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宠命优渥 优渥:优厚
B.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借指监狱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盘旋而上的大风
D.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讨伐,征伐
【小题2】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C.在两汉诸子散文中,庄周的作品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说《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小题3】下列对文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情表》中作者列举自己在伪朝做官的事实,说明自己本来就想做官,并不在乎个人的名节,不应朝廷的征召,只是祖母病重,没有别的非分之想。
B.《报任安书》节选文段作者首先申明,他之所以不死,并不是顾念父母妻子,而是缺少就死的勇气,且著书立说的终生大业还未完成。
C.《逍遥游》中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为寓言故事蒙上一种神秘的气氛,同时阐明鹏鸟是“有所待”不自由的。
D.孔子的志向是愿天下人都各得其所。天下之人各有不同,根据人们愿望的不同,给予他们合乎道理的关怀,这就是我的志向。这不是两个学生所能比的。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画树法

①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骼;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见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②况山林非园林可比:园林木植栽培修理,梃干端直,枝叶葱茂,故绘之者易;山林木植,深岩无主,听其荒滋,小者桮棬,大者巑岏,不凿其真,无伤其直,阴森鼪径,响挂空潭,云栖之,露袭之,纵横而出,无不顺适其性,克全其天,故绘之者难。夫惟胸涤尘埃,气消烟火,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否则虽绘其形,如园林之木植,不能得其天然之野态。

③且树法非石法可比:石有皴擦点染,犹可藏拙;树则筋骨毕露,少有背逆,人即见之。故绘之者必用笔法,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务要遒劲,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一笔要当一笔用,如一笔气力不到则败矣。一笔败则通身减色,而烟火市气由是而出。子其慎之!

(节选自清朝布颜图《学画心法问答》)

(注释)①桮棬:杯子。②巑岏:山耸立的样子。

【小题1】第①段中画线句对阐明事理有何作用?
【小题2】根据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明画山林树木之难的原因。
【小题3】郑板桥画竹主张“意在笔先”,本文哪句话与其有相通之处?
【小题4】下列句子不是写“画树法”的一项是
A.不凿其真,无伤其直B.胸涤尘埃,气消烟火
C.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D.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
【小题5】本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时矫首而遐观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景翳翳以将入
A.景色B.大C.情况D.日光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善万物之得时
A.好的B.羡慕C.善良D.擅长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   引壶觞以自酌
B.悟已往之不谏   不知东方之既白
C.复驾言兮焉求   而人之所罕至焉
D.知来者之可追   客有吹洞箫者
【小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小题6】请分析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特征。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小题7】有人认为陶渊明在文中以乐写悲,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加以阐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说
C.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自夸
D.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小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小题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C.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