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迨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悬于壁漫: 随意
B.旦而之过: 拜访
C.黎明色物色:察看
D.举轴迨:等到,及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献邑令 (2)美人
(3)始知其画逼真  (4)仲卿母所遣
A.(1)(2)相同 (3)(4)不同B.(1)(2)不同 (3)(4)相同
C.(1)(2)不同 (3)(4)不同D.(1)(2)相同 (3)(4)相同
【小题3】将上面两则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3分)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3分)
 
(3)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2-05 03:3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1)魏莹与田侯年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2)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3)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4)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赤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5)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6)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篼也,犹有嘀也;吹剑首者,映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①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②胥靡:服役的人。③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嘀,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
【小题1】可填入第(4)段方框处的固定格式是
A.然则B.所以C.不然D.是以
【小题2】把第(5)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小题3】第(3)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小题4】简析文中戴晋人的游说艺术。
【小题5】请对文中体现的庄子思想进行评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记   鸽
(清)管同
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啄故,若惮雄不敢近。雄因自恃其强,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管子曰:吾观狸鸽之事有深感焉。当夫狸之始至也,盖欲攫鸽雌雄而并食之矣。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则权嗥而去,以避其锋,兵法所谓穷寇勿追,强而避之之说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备而雌无备,故先易而后其难,且示雄以若独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则计无不得,兵法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吁!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吾思鸽之与狸诚为非敌,然雄啄狸,狸始未尝不畏。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与狸为难,狸虽强,何至并为所食哉!恃一己之强,而不知援其侪类,侪类亡而己抑吾又思之:夫鸽虽小鸟,然健而善飞,当其悬哨薄云,虽鸷若鹰 莫能害,而何惧一狸乎?以见获于人而遂不能飞,以不能飞而遂为狸所食。然则世之见获于人者,其亦可为深虑也已!
【注】①悬哨,高飞呼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喙啄狸奋:张开
B.雄者知必死度:估计
C.雄已怠矣固:必定
D.当其悬哨云薄:与“厚”相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缚翅而畜之野则或咎欲出者
B.有深感犹且从师而问
C.知雄必备雌无备吾尝终日思矣
D.以见获人以其无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侯家先后得到三只鸽子,其中两只是雌鸽,一只是雄鸽,被狸分三次吃掉;在狸第一次进攻时,雄鸽曾奋力抗争过。
B.狸为了吃掉鸽子采取了种种手段,这些手段依次符合“诱敌骄敌”“穷寇勿追、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
C.悲剧之所以产生,一是鸽持一己之强而不与同辈并力相扶,以致被狸各个击破;二是见获于人,被捆住了翅膀,因而被狸所乘。
D.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以叙为辅,以议为主,议论部分始终紧扣故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揭示了“狸鸽相斗”背后蕴藏的意义。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4分)
(2)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3分)
(3)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惟桑维翰当之。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塘之反,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浅软,无难摧拉,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敬塘智劣胆虚,遂从其策,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于是以生民之肝脑,五帝三王之名教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真乘之;女真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非敬塘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
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塘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何德于敬塘,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塘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塘之篡已成,已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固不足责;即使必欲石氏之成,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异族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始终重贵之廷,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山之祸,势所固然。毁夷夏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客死穹庐而已也。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景延广,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倾臬捩鸡侥幸之宗社,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义问已昭,虽败犹荣。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
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存中国以授予宋者,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殆为秦桧之嚆矢5与?(王夫之《桑维翰论》)
注:①尸:主其事。②重贵:石敬塘的侄儿,塘死,其为帝,是为出帝。③帝昺: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元兵攻陷城池,昺投海。④臬捩鸡:石敬塘的父亲。⑤嚆矢:开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以生民之肝脑肝脑:器官。
B.唯以曲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媚:逢迎。
C.不仅重贵缧系缧系:俘虏。
D.于当日之俦辈而有焉取:选取。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塘反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B.非有损尧封禹甸之中原也其身也,则耻师焉
C.有差等焉抱明月长终
D.吾不知何心信然邪?其梦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认为卢杞、李林甫这样的奸臣,或祸在一时,或祸及一代,危害都不大,而桑维翰则是“祸及万世”的罪人。
B.石敬塘智劣胆虚,急忙采用了桑维翰的计谋,向契丹割地称臣,以致生灵涂炭,这与他当初的想法并不一致。
C.刘知远曾鼓励石敬塘谋反,但作者认为,石敬塘篡位不能说是因为刘知远的计谋而造成的。
D.桑维翰认贼作父,丧权辱国,作者痛斥了桑维翰的卖国行径,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弱,而女真乘之;女真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5分)
(2)何德于敬塘,而必欲戴之为天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