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和九年,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视听之娱极:穷尽
C.情随事迁:结束
D.不能之于怀喻:明白
【小题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管弦之盛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B.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仰观宇宙大犹不能不以兴怀
D.会会稽山阴之兰亭况修短随化,终期
【小题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B.感慨系之矣
C.列坐其次D.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三段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喜欢“静”的人,一种是喜欢“躁”的人;这两类人在性格乃至行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人生观上根本就没有相通之处。
C.文章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变为抒情、议论。由赏景畅饮引发出忧与乐、生与死的感慨,由乐生悲,由生到死,这是作者的哲理思辨。
D.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点实事之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6-11 10:25: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节选)
全祖望
公讳宗羲,字太冲,海内称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人也。忠端公尊素长子。公垂髫读书,即不琐守章句。年十四,补诸生,随学京邸,忠端公课以举业,公弗甚留意也。每夜分,秉烛观书,不及经艺。忠端公为杨、左同志,逆阉势日张,诸公昕夕过从,屏左右论时事,或密封急至,独公侍侧,益得尽知朝局清流浊流之分。忠端公死诏狱,门户臲卼,而公奉养王父以孝闻,夜读书毕,呜呜然哭,顾不令太夫人知也。
庄烈即位,公年十九,草疏入京颂冤,至则逆阉已磔。有诏死阉难者,赠官三品,予祭葬,祖父如所赠官,荫子。公既谢恩,即疏请诛曹钦程、李实。忠端之削籍,由钦程奉阉旨论劾,李实则成丙寅之祸者也。得旨,刑部作速究问。五月,会讯许显纯、崔应元,公对簿,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阉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谋逆同科。夫谋逆,则以亲王高煦尚不免诛,况皇后之外亲。卒论二人斩,妻子流徙。六月,李实辨原疏不自己出,忠贤取其印信空本,令李永贞填之,故墨在朱上;又阴致三千金于公,求弗质。公即奏之,谓“实当今日犹能贿赂公行,有所辨岂足信”。然丙寅之祸,确由永贞填写空本,故永贞论死,而实末减。狱竟,偕同难诸子弟设祭于诏狱中门,哭声如雷,闻于禁中。既归,治忠端公葬事毕,肆力于学。
忠端公之被逮也,谓公曰:“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公遂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靡不究心,而归宿于诸经。既治经,则旁求之九流百家,于书无所不窥者。愤科举之学,锢人生平,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穷年搜讨。游屐所至,遍历通衢委巷,搜鬻故书,薄暮,一童肩负而返,乘夜丹铅,次日复出,率以为常。
注①杨、左:指明末弹劾魏忠贤的杨涟和左光斗。②王父:祖父。
【小题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顾不令太夫人知也    顾:只是B.狱竟   狱:牢狱
C.靡不究心 靡:没有D.穷年搜讨   穷:穷尽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尊素用考科举的方法指导儿子黄宗羲读书,黄宗羲一生都深受其影响。
B.黄宗羲很早就聆听到父辈议论时事,并从中认清了朝廷里的忠奸善恶。
C.黄宗羲事亲至孝,在父亲蒙冤遇难后,尽心奉养祖父,尽量不惹母亲伤心。
D.黄宗羲为父雪冤,不惧权贵,不受利诱,援例论事,终使奸邪得到惩治。
【小题3】黄宗羲读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予以概括。
【小题4】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愤科举之学,锢人生平,思所以变之。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 直:径直
B.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怨恨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扰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B、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D、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
【小题4】翻译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       
(2)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译文: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随着
B.虽趣舍万殊 趣:同“取”
C.终期于尽   期:注定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盛大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岁星。古人曾以岁星纪年,将周天分为十二纪,假设岁星每岁居一纪,十二年为一周期,故称“岁在”。
B.禊,一种风俗祭祀。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淋浴、采兰等活动,以祈福吉祥。
C.流觞曲水,古人的酒戏。将酒杯置于曲水上,杯触岸辄停,坐于其岸者取饮。
D.契,符契。古人剖竹木为契券,缔约双方各执一半以为凭证。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4】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2)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3)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小题1】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二段划线处标点正确的是(  )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B.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D.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小题3】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小题4】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析本文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