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其体趫、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穴口有土虫丝,封闭欲合。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文字略有删改)
[注] ①爱:通“”,隐蔽。 ②趫(qiáo):行动轻捷。 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④:油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观虞人生致者致:抓获、捉到
B.某既居,果遭其耗暴:突然
C.其穿巾箱之患孔:打洞
D.又鼠口腹矣资:供给
【小题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新昌里客舍老鼠“恣横”的一组是( ) (3分)
①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②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③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④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 
⑤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⑥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住新舍后,遭到鼠患。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不怕人吓唬,作者颇为忧虑,如同得了痒病。
B.自从得到那只狸猫后,效果极为明显,只有半年的时间,老鼠洞口已结蛛丝,原先藏在柜里的衣物,都随便放置,没有再被老鼠损坏的。
C.作者认为原先被严重骚扰时,不是因为老鼠胆大强壮,欺凌到人的头上来,而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
D.作者在末段用对比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放纵老鼠盗窃一样,致使小人横行,祸害人间。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3分)
⑵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6-29 03:1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失。与人交,无畛域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平生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岁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选自《戴名世文集》)
①畛(zhěn)域:范围,界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至,则已不及待矣比:等到
B.犯之亦不校校:通“较”,计较
C.夏秋之间治装归矣 治:整理
D.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遇:遇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B.家人唯吾母事之谨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C.其死也,皆呱呱而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先君卒于陈家洲故燕王欲结于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氏家族原本富甲一方,但是到了先君戴硕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只能靠在私塾教书维持生计,先君因此备尝人间辛酸。
B.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于穷困忧患,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怀念和悲痛之情。
C.先君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怀才不遇,因此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先君戴硕虽然是穷苦的读书人,但是对劝人做善事一直孜孜以求,娓娓不倦,许多人都立即感奋相应,他也因此欢喜难眠。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3分)
(2)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3分)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后 赤 壁 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摄衣而上摄:提
B.履巉岩履:鞋子
C.揖予而言曰揖予:向我作揖
D.予亦惊寤寤:醒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感伤。
B.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后赋则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最后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D.《后赤壁赋》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但赋中所包含的神秘色彩与消沉情绪,使它在思想价值上不如前赋。
【小题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