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
【注】①闲:捍卫。②诐:偏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坏宫室以为污池以为:把……作为。
B.周公武王诛纣相:帮助。
C.圣人复起,不吾言矣易:轻易。
D.息邪说,诐行,放淫辞距:抗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圣人道衰乃夜驰沛公军
B.知我者惟《春秋》乎皆出于此乎
C.杨氏我,是无君也若属皆且所俘
D.禹抑洪水天下平求思之深无不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堪比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1-26 03:4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夫臧获婢妾,能引决犹:尚且B.及见贾生之吊:安慰
C.何不其泥而扬其波淈 :搅浑D.生死,轻去就同:把…看成一样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怪屈原彼之材,游诸侯久之,能足音辨人
B.至激义理者不然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C.生孩六月,慈父背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
D.幽于粪土之中不辞者何不餔其糟歠其醨
【小题3】选出对两段文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一文中的“渔父”形象,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作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他是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的象征。
B.《渔父》一文中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屈原的高洁美好的品质,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通过渔父的语言传递出这样的思想。
C.《渔父》一文出自《楚辞》。《楚辞》是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楚地作家的作品合集,成书于东汉时期。
D.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但不可否认,屈原的“纵身一跳”相较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更能表现文人节气。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1)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岁十月之望  是:这
B.以待子不时之需:需用
C.安所得酒乎顾:看一看
D.飞鸣而我者过:从……经过
【小题2】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前赤壁赋》写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迷人秋夜。
B.《后赤壁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
C.这两篇作品的艺术性极高。它们描写江山胜景,字字如画。而同一风月,随着节序的推移和心情的变化,又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它们把写景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写得理意透辟。
D.前后《赤壁赋》中,情感的变化都是由乐至悲,再由悲到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樗(chū):臭椿树。
【小题1】下列语句巾,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茀:杂草丛生。
B.然一旦悉翦弃翦:修剪,修整。,
C.庄周之贵也贵:看重,崇尚。,
D.以无用而赋有用贼:侵害,妨害。,
【小题2】下列符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 (   )
A.①其根壮而叶大②视其处之而已
B.①以杏故,特不得蔬②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②美泽可用,反见存
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②才者死、不才者生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旧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①(樗)不足养,是宜伐 ②以杏放,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③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   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⑤⑥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同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小题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 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茂 又 其 材 拳 曲 臃 肿 疏 轻 而 不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