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岛屿之萦回穷:极尽
B.云销雨,彩彻区明霁:雨过天晴
C.遥襟畅,逸兴遄飞甫:刚、顿时
D.所赖君子见,达人知命机:机会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 地势极南溟深②怀帝阍不见
B.①兴尽悲来,识盈虚有数②关山难越,谁悲失路
C.①访风景崇阿②屈贾谊长沙
D.①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小题3】(小题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属于实写美好秋景的一项是()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爽籁发而清风生
⑤天柱高而北辰远
⑥秋水共长天一色
①②⑥A. 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小题4】下面对文章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对滕王阁景色正面描写中,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田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丹漆,鲜艳欲滴,恍如画中。
B.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D.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笑对人生的执著态度。
【小题5】(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17 05:00: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与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选自《古文辞类纂》,略有删改)
注①钱沣:清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②法式善:吉林长白山人,清文学家。③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④遭艰:遭父母之丧。⑤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 耻:羞愧
B.故治狱无敢倾陂  倾陂:偏颇不正
C.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     谮:谗言
D.以发余痛云 发:表达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B.积劳成疾以殒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余所论诗与古文法    君安与项伯有故
D.诚不待善诗乃贵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沣去世时,儿子年幼,诗集散失,经他人收集得到其诗一百多首,抄录成两卷。因钱沣曾自称南园,所以这两卷诗就称为《南园诗存》。
B.钱沣曾受命同和珅一道处理山东巡抚国泰违法乱纪一案,面对和珅的笼络,钱沣不为所动,这使和珅不敢徇私舞弊,国法也得到了伸张。
C.钱沣为人正直,不阿附权贵,为此受到了和珅的排斥和打击。在他担任通政副使、湖南学政之时,和珅以湖北盐政有错误为借口,降低了他的职务。
D.作者为书画家钱沣的诗集作序,着重评价了他的诗歌特色与才华,哀其不待公论大白天下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2)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茁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日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通“灾”,害。②折阅:折本,亏本。③崇:通“终”。④厌:同“压”,堵塞。⑤县:同“悬”。
【小题1】对文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君子师而亲友隆:尊重、尊崇
B.而又恶人之己也贼:指出……罪恶
C.以善人者谓之教先:引导。
D.不如事君而顺焉穷:贫穷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对君子“修身”的表述的一组是(3分)(    )
①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②谄谀我者,吾贼也  ③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
④身劳而心安,为之 ⑤良贾不为折阅不市  ⑥其为人也多暇日
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人不修身,他们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一次只能走半步的跛鳖一直走不停,也能到达目的地;一日能行千里的六骥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不同。修身也应向跛鳖一样,贵在行动。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3分)
(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3分)
(3)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小题1】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也固先乎吾不足为外人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
D.怨如慕不绝
【小题2】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不入虎穴,得虎子。
B.则群聚笑之顺风
C.句读不知师道不复可知矣
D.居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小题3】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徘徊于斗牛之间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D.①②③⑤⑥⑧
【小题4】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不拘于时,学于余
C.客有吹洞箫者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5】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⑤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圣,愚益愚    ⑦西望夏口  ⑧流而东也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⑦∕⑤⑧∕⑥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小题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人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C.皆出于此乎?今智乃反不能及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题7】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留耕堂记
【宋】叶适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以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也。
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
葛君宅才数亩,无高垣.大屋之居,桑麻果树,依约可数。有二子,行称其文,卑躬侧履,非礼不动,草衣木食,自乐其乐。然后知方寸之小为无穷,而所留者异乎人之留也。若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田野传送,已识其趣 旨趣
B.今葛君自得遂取以名堂 名字
C.彼心不丧,术不谬 错误
D.无高垣.大屋之居 墙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B.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若是则诚不可禁已 吾儿,久不见若影
D.广欲莫如少取    方五六十, 如六七十
【小题3】下面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也
——也许不是在文章的语言中所能看到的。
B.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
——各自尽力竞争,各自追逐自己的欲望,即使有危险也始终不畏惧。
C.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
——哪里只是田野乡下这样,而士人君子难道不是这样吗?
D.所留者异乎人之留也
——(葛君)留给子孙的东西和一般人留给子孙的东西不一样。
【小题4】请用“/”为文中画曲线部分的句子断句。
不 然 则 货 虽 留 而 心 不 足 以 留 也 留 之 家 家 不 能 受 留 之 子 孙 子 孙 不 能 守 甚 至 刑 祸 戮 辱 水 火 盗 贼 俄 反 顾 失 之 皆 是 也
【小题5】作者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民谚“其词意质而劝戒深”,其中“劝戒的深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四字词语回答。(不少于3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