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9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小题1】关于汽车产业四次转移的原因,正确的是
A.第一次转移是因为转出地汽车生产技术落后 B. 第二次转移与转入地市场潜力有关
B.第三次转移是因为转入地自然资源丰富 D. 第四次转移是因为转入地劳动力技术水平高【小题2】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 利于美国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
B.减轻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D. 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5-31 02:0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了沿江的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图。
(1)简述长江流域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4)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长江流域的分工合作。此种区域间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地理学的什么思想?
同类题2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小题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同类题3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
B.结构调整经历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转变
C.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
D.由简单的原料加工等低级形态向高科技产业等高级形态发展
【小题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同类题4
根据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材料二: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成都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为四川省和成都市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今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四川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鸿海集团将加速西进设厂。西部已成为富士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而许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准备在四川建厂。
(1)根据表中信息,分别分析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以及65岁以上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今后若干年四川省人口流动方向的变化趋势。
(3)分析富士康公司从深圳向四川转移的主要原因
。
同类题5
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小题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和市场
B.矿产和政策
C.环境和技术
D.地价和工资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