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慄②。其隙也,则施施(yíyí)面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山水之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夜,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袵席③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④,若垤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⑥累积,莫得遯隐⑦。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⑧为类;悠悠乎与颢气⑨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⑩。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⑪。是岁,元和⑫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
(简注)①僇(lù)人:同“戮人”,即有罪的人。当时作者因王叔文案而被贬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称。②惴慄:害怕得发抖。柳宗元被贬官后,继续受到守旧派的攻击,所以他在永州一直惶恐不安,害怕遭受到更大的迫害。③袵席:席子,坐席。④岈然:凸起的样子。洼然:低陷,凹下的样子。⑤若垤(dié):好像小土堆。⑥攒:簇聚。蹙:压缩。⑦遯隐:隐藏。遯,同“遁”,逃道。⑧培:小山丘,小土堆。⑨颢气;“颢”同“灏”,浩。⑩万化:自然万物。冥合:暗合,自然吻合,浑然一体。⑪志:通“誌”,记。⑫元和四年: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
(阅读指要)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文章记述了作者登临西山所见的广阔宏伟境界,以及贬官后忧惧心情借此而淡化的精神感受。作者在写西山美景之前,先写他自以为已经占有永州所有的美好山水。这样写,主要是用来显示西山的奇丽独特。作者还有意突出西山之“怪特”、“不与培为类”的品性,显然是为暗喻他那耻与肖小为伍而卓然独立的高洁品德。作者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与山水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对幽丽清奇的山光水色的精心描绘,暗写出自己长期遭受迫害的满腔幽愤。本篇描摹真切,寓情于景,笔力矫拔,是山水游记的佳作。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居是州,
恒惴慄(______) (2)
觉得而起,起而归(______)
(3)
斫榛莽,焚茅茷(______)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
涯(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之”与“皆在袵席
之下”句中“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山水之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B.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峌若穴 |
C.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人 |
D.故为之文以志 |
【小题3】文中有些句子最后的字词与下一个句子开头的字词相同,例如:“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
醉。
醉则更相枕以
卧,
卧而梦”;“觉而
起,
起而归”等等。上述句子系动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小题4】末段中写酒醉的一笔,点出了文题中的________字。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