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亡儿曾羽孙圹志
①归有光
呜呼!余生七年,先妣为聘定先妻。一年而先妣弃余。余晚婚,初举吾女,每谈先妣时事,辄夫妇相对泣。又三年生吾儿,先妻时已病,然甚喜。临死之夕,数言二儿,时时戟二指
②以示余,可痛也。
时吾儿生甫三月,日夜望其长成。至于今十有六年,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常自喜先妻为不死矣。而先妣晚年之志,先妻垂绝之言,可以
少慰也。不意余之不慈不孝延祸于吾儿,使吾祖、吾父垂白哭吾儿也。
吾儿之亡,家人
无大小,哭尽哀。今母之党
③,皆哭之愈于亲甥。其与之
游者,相聚而哭。其性仁孝,见父母若诸母
④,尚有乳哺之色。慈爱于人,多大人长者之言。故其死莫不哀。
一日,余与学者说书
⑤退食,
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洞庭有来学
者,贫甚,余馆之,
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余与妻兄市宅,
直已雠而求不已。儿每从容言:“舅舍大宅而居小宅,可念,吾父终当恤之,他勿论也。”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余初不省而后悔。笞者闻儿死,为之大哭。余穷于世久矣,方图闭门教儿子;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独以此自娱。而天又夺之如此,余亦何辜
于天耶!
岁之十二月,
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会外氏之丧
⑥,儿有目疾,不欲行,强之而后行。盖以己酉往,甲子死也。前死二日,余往视之。儿见余夜坐,犹曰:“大人不任劳,勿
以吾故不睡也。”曰:“吾母勿哭我;吾母羸弱,今三哭我矣。”又数言:“亟携我还家!”余谓:“汝病,不可动。”即颦蹙甚苦。盖不听儿言,欲以望儿之生也;死于外氏,非其志也。
呜呼!孰无父母妻子!余方孺慕,天夺吾母;知有室家,而余妻死;吾儿几成矣,而又亡。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吾儿之孝友聪明与其命相,皆不当死。三月而丧母,十六而弃余。天之于吾儿,何
其酷耶!
(有删改)
【注】①圹(kuàng)志:墓志。②戟二指:伸出或竖起食指和中指,其形似戟。③今母之党:归有光继室王氏一方的亲属。④若:和。诸母:婶母。⑤说书:讲说书中句意大旨。⑥外氏之丧:外祖父家里有丧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妻垂绝之言,可以少慰也 少:略微 |
B.其与之游者,相聚而哭 游:游玩 |
C.家人无大小,哭尽哀 无:无论 |
D.直已雠而求不已 直:同“值”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洞庭有来学者,贫甚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B.天之于吾儿,何其酷耶 吾其还也 |
C.余亦何辜于天耶 其制稍异于前 |
D.勿以吾故不睡也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小题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归有光亡儿“孝友”的一组是( )
①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
②见父母若诸母,尚有乳哺之色
③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④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
⑤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
⑥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归有光为儿子曾羽孙所写的墓志铭,曾羽孙是归有光的原配所生。曾羽孙出生三个月后,其母亲就亡故;又十六年,曾羽孙也撒手人寰。 |
B.曾羽孙仁孝慈爱,因此,在他死后,家人、亲戚、朋友,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恸哭异常,就连前来向归有光求学的洞庭人也为之哭泣,表达哀痛之情。 |
C.曾羽孙聪颖,能领悟父亲归有光望子成龙、光复家业的心意;而归有光盼儿病愈心切,没能领会儿子屡次表达的那种想被带回家、不想死在他乡的心愿。 |
D.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挖掘出有情感价值的材料,是归有光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于娓娓叙述之中饱含伤感之情,简短议论之中充满切肤之痛,读来令人心碎。 |
【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2)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3)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