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规(合乎)  (磨刀石)
B.不复(直)者 声非加(快)    (同“智”)明
C.江河(横渡) 马十驾(劣马)  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雕刻) (拥有)舆马者  风雨焉(起)
【小题2】下列成语中的“备”字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
A.德才兼备B.有备无患
C.攻其不备 D.求全责备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B.从文章第四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文章的第三段,荀子通过几个比喻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D.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30 11:4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用课文中的语句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
(4)《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7)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9)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泰山山顶雪后的美景。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非能水也    水:游泳
D.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而耻学于师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青于蓝
【小题3】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后,出门而望  “蚤”:通“早”
B.注意以取之,乃一得  “间”:中间
C.及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 “诣”:到
D.问之常钓家,如是 “率”:大概,大致
【小题2】(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 “注意以取之” 的 “ 注意 ”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忌不自信
【小题3】(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又期盼大鱼的心理变化过程。
B.“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C.钓者虽然钓技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D.文章叙述了钓者一次钓鱼的详细经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鱼之乐。
【小题4】(小题4)文言文翻译。
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①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②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焚驴志
【金】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rá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á):暴,同“曝”,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 适:正巧
B.而天者可以委之也 委:委托
C.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 爱:吝惜
D.人情初不怿也  怿:高兴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B.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C.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D.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赋予白驴以正面的形象特点,它敢于陈情衙府,分析祸福,因古证今,直斥奸佞,成为正直敢言、有胆有识的人的象征。
B.白驴“乘负驾驭”,劳辱终生,这使人联想到像牲口一样终年辛苦的农夫,但它远非任人宰割之辈,白驴的形象本身包含着作者为受欺者鸣不平、激愤于世道昏暗的战斗意志。
C.白驴最为精辟的见解在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其中“人者可以自求”是白驴见解的核心,贯通上下。
D.文章引用典故来证实自己的议论,托物言志,笔意冷峻,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白驴与镇阳帅、众人对比,虽肯定了镇阳帅勤政爱民的一面,但对他督下祈雨的做法不满;也揭示了无知妄测、人云亦云的可惊可骇。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
(2)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同类题5

阅读课文小段,完成下面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1),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代与会人物。“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之盛况。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几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
C.第一段最后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部内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D.第二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再写“仰”“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暮春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亦足以畅叙幽情   
(4)可乐也
【小题3】将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