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梁元帝读书
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取材于清王夫之《论梁元帝读书》)
注释:①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 ②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晨览夕,疲役于此 披:覆盖
B.六博投琼、耽酒色 渔:谋取
C.且为大惑之也     资:借口
D.非雕虫之比 雕虫: 雕琢词句,用于贬义或自谦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志定而学益     臣敢上璧
B.夸博记者 其无礼于晋
C.取帝之所撰著观之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已
D.君父悬命逆贼   其身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读书之人学习文章的精华,不善读书之人,只学其华丽的词章和排偶,不探究文章的内涵。作者认为梁元帝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读书之人,他读书只是“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片面追求形式,因而纵读万卷,也无一用。
B.读书不仅要善于明理,而且要学以致用,或为强国富民,或为修德进业。梁元帝读书虽勤奋刻苦,却只是沉溺于书籍而置国事家事于不顾,导致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所以作者认为他的读书与赌博、耽酒等没什么区别。
C.作者认为读书有了心得,就要将自己的言行用书中的道理来加以检验纠正,而这样做的人,已经很少了。
D.梁元帝把自己的灭亡归咎于读书太多,而作者认为梁元帝的灭亡并不仅仅是读书多的缘故,因而强调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善读。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 学 而 游 移 其 志 异 端 邪 说 流 俗 之 传 闻 淫 曼 之 小 惠 大 以 蚀 其 心 思 而 小以 荒 其 日 月 元 帝 所 为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
(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0 10:0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完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风雨焉  兴:兴起
B.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C.驽马十驾,在不舍 功:功绩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神明:精神清明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的  (    )
A.积善成德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用心一也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小题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而闻者彰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君星标墓志铭
清 袁枚
余尝铭弈国手之范西屏墓矣,今又得一人于吴江梨里,曰徐君星标,名璇。生有心计,以羸废书,性独好弈。父培云,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衣文葆,疏双丫髻,哑哑然旁立谛视,竟日不去,亦不言。父奇之,微哂而已。
居无何,西江棋客来,值培云外出,乃抱星标膝上,戏曰:“若能代而翁与我弈乎?”应声曰:“唯。”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星标跽而请曰:“儿主人也,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甫数著,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裁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应,即往阶下抛堶嬉戏。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当时,星标年才十有一。
其布局审势虽本家法,而常出意外之奇。或敌人坚壁高垒,万无破法,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若惹人嘲笑者。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古称人能数遍天星,则尽其棋势,星标其庶乎?余按六朝人主好弈。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没没然抱技以终。然则天下事有遇有不遇,类皆如弈耶!呜呼,惜矣!星标有子达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
铭曰:天之所相,其生不偶,以故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吁嗟徐君世罕有,能向弈秋借其手,坐隐一枰消永昼。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葬高阜。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选自《袁枚诗文选译》)
【注】
①文葆:文绣的襁褓。葆同“褓”,此指儿童穿的绣花衣。
②抛堶:一种抛砖块的游戏。
③便旋:小便。
④駃騠:即骡,公马与母驴所生,体与力均优于驴。
⑤弈秋:传说中极善于下棋的人。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废书,性独好弈    羸:瘦弱
B.父奇之,微而已 哂:微笑
C.星标投数子于闲处    强:故意
D.客其幼,问让子若干   怜:可怜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星标高妙棋艺的一组是(3分)
①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②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
③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④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
⑤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⑥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篇人物小传,记述了一位平民棋手的生平事迹。徐星标的高超棋艺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
B.文章第二段写西江棋客与星标的对弈,笔法曲折,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颇有传奇特点,写活了一位天才棋童的形象。
C.作者拿徐星标命运与南朝时期受重视的围棋国手相比较,为他身怀绝技却生不逢时的命运感到惋惜,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
D.徐星标成为围棋高手与 他的性格有关。“生有心计”,也就是生来好琢磨事理。而他的儿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并且他也不教。这些都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题4】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节选自《世说新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

庄子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千里,未有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鱼焉,其广千里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B.云气,负青天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游。
C.比一乡,德合一君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D.若夫天地之正   聊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奚以知其然   报养刘之日短
B.汤问棘也是已 感吾生行休
C.有鸟,其名为鹏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D.彼其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
B.庄子认为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也只不过像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
C.庄子认为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并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能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列御寇才算得上真正的“逍遥游”。
D.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但是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代表着庄子非凡的文学成就。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