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元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三)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韩非子•说林上》
【小题1】下列加横线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效:效力 | B.而御六气之辩辩:分辩 |
C.列坐其次其次: 水边 |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与:交往 |
【小题2】下列加横线的虚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世而非
之而不加沮 ②不知老
之将至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④鲁患
其不救乎
A.①②同 ③④同 |
B.①②同③④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小题3】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荣子虽然能看透个人与外界的区别,能看淡个人荣辱,但他离真正的逍遥还有很大的距离。: |
B.在庄子看来,想要做到真正的逍遥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也并非做不到。一个人如果能够摒弃功名利禄,与自然合而为一,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逍遥之人。 |
C.在选文(二)中,作者在感慨时光流逝之快时,也融入了个人对生命难以把握的惆怅之情,但作者并没有像时人一样消沉,而是积极面对人生。 |
D.犁锄认为,鲁穆公不应该派众公子去晋国和荆地当官,应该派他们去齐国当官,因为齐国会与鲁国交好。 |
【小题4】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小题5】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实词的落实。
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