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吾王不,吾何以助 豫:游乐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打算
C.为我作君臣相之乐说:通“悦”
D.畜君者,君也 好:喜爱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B.师行而粮食
C.流连荒亡,为诸侯忧D.从兽无厌谓之荒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仰不足事父母
B.①吾何修而可以比先王观也 ②今王鼓乐
C.①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②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D.①不得而其上者 ②觉今是而昨
【小题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谈到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B.本文写了孟子、晏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C.文章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D.文章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做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5-07 10:38: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麻姑观瀑记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属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雷也”。客又日:‘作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子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己,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思扑面,俄顷侵肌骨。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噎。崖下苔矾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予见其髯额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

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兄吾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万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干秋也。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
(选自明代徐芳《悬榻编》,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之言矣谬:错误
B.时予不自已酣:畅快
C.余气烟雨数十丈作:兴起
D.向所玩者,诸宿莽委:丢弃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描述麻姑瀑布“声如雷”和“形似雪”的一组是( )
A.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
B.予见鬂其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有物摇扬天孙,下至崖壁,皓然一色
C.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于崖壑之间也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
D.崖下石矶层错,奔涛疾激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后项是 ( )
A.这篇游记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瀑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B.作者在麻姑欣赏到瀑布美景,很是喜欢,想走到近处仔细观赏,途中还看到猿猴在山石间攀援穿行
C.观瀑归来,作者向客人指出,瀑布声如雷,形似雪的说法有些道理。如果赶上天气晦暗,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日子,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D.麻姑瀑布闻名于世,一时游人络绎不绝。而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气势恢宏。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亡姊王夫人墓志铭
苏辙
伯父大中大夫生女子四人,仲姊进士王君东美器之,独享上寿,年七十有五。从其子肄为梓州铜山尉,官满而归,没于乡闾,实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庚寅也。前一岁,辙与兄子瞻皆自岭南蒙恩北还,将归扫先墓。是时兄弟惟仲姊在耳,而子瞻舟行至毗陵,复以疾不起。辙既哭之,则讣于乡曰:“天伦之爱,惟仲姊一人矣,东西相望,将谁诉者?”讣未达而仲姊又亡,盖哭之恸曰:“已矣,手足尽矣,何以立于世!”
惟夫人幼敏而静,四岁而知丝纩,十岁而知馈膳,父母以为能。既长,奉己以法,不妄言笑。二十而归王氏,早莫不懈,舅姑亦贤之。舅秘书丞兼,没于耀州,贫不能归,夫人劝其家尽所有以归葬。未几而姑亡,器之亦即世。生事不给,人不堪其忧,夫人处之,哀而不伤;被服饮食,虽窭必修;与亲族交,虽贫不傲,虽富不屈;训导诸子不失家法,遇其有过,未尝见声色。曰:“使尔自悟则善,勉强从我无益也。”春秋祠事必亲视涤濯执庖爨夜以达旦以此终其身尝梦一老人,旁有赞拜者。既觉,犹拜未已,旦求其家绘像,则四代祖母也。自是并祭四代。肄及元祐九年进士第,时辙备位政府,以亲祀圜丘,恩赐冠帔,使肄以归奉夫人。肄迎养铜山,夫人常称内外祖父从政之方以之。及其疾病,肄剔股以具膳。既执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哀毁殆不能胜,乡人称之。将以崇宁元年十月六日袱于器之之墓。
(选自《栾城集》卷二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祠事/必亲视涤濯/执庖爨/夜以达旦/以此终其身/
B.春秋祠/事必亲视涤濯/执庖爨/夜以达旦/以此终其身/
C.春秋祠事/必亲视/涤濯执庖爨/夜以达旦/以此终其身/
D.春秋祠/事必亲视/涤濯执庖爨/夜以达旦/以此终其身/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女子出嫁。如《孔雀东南飞》中“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庚寅,是汉族干支纪法的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7个。
C.天伦,原指自然的伦常关系,泛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D.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如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姐王夫人与哥哥苏子瞻的先后离世,使苏辙无比哀伤和痛苦,兄弟姐妹都已离世,他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B.王夫人的公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家人沉浸在哀伤之中,王夫人在贫困中处之有度,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C.王夫人曾经梦到一个老人,醒后找来夫家先辈的画像一看,原来老人是四代祖母。从此,她一并祭祀四代祖先。
D.王肄对母亲非常孝顺,在母亲生病时剜肉来给她做药膳,母亲去世后,王肄几天滴水不进,极尽哀伤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十而归王氏,早莫不懈,舅姑亦贤之。
(2)训导诸子不失家法,遇其有过,未尝见声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吾使建中祭汝,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室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关。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光!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其成;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B.则取以来    遂:于是
C.教吾子与汝子,其成   幸:希望
D.吾女与汝女  长:养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彼有食可守,待终丧 求斗斛之禄
B.生影不与吾形相依  竖子不足
C.死魂不与吾梦相接  提刀立,为之四顾
D.当求数顷之田伊、颍之上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小题3】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告慰侄儿的在天之灵。
B.第二段中,作者通过对侄儿的生、病、死、葬的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儿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不能不为之悲戚不已。
C.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我”已无意于留恋人间富贵,只求在伊、额河旁买上几顷田地,把“我”和你的儿女们养大成人,使其成家立业。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
D.这一部分在前文记叙事件的基础上直接抒情,以问句、感叹句作为文章的结束语,更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无尽的思念,无尽的哀痛,留给读者去品味。
【小题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