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选古文小品序廖燕
①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
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顾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也。若言犹远而不及,与理己至而思加,皆非文之至也。故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
③巍巍泰岱,碎而为嶙砺沙砾,则瘦漏透皱见矣。滔滔黄河,促而为川渎溪涧,则清涟潋滟生矣。盖物之散者多漫,而聚者常敛。照乘粒珠耳,而烛物更远,予取其远而已;匕首寸铁耳,而刺人尤透,予取其透而已。
④大狮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小不可忽也;粤西有修蛇,蜈蚣能制之,短不可轻也。
(注)①小品:指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小品文。②大块:大自然。 ③照乘:能照亮车辆的宝珠。
【小题1】可填入文中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B.哉C.耳D.矣
【小题2】概括第②段的内容。
【小题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两个“耳”字,显示了作者对“照乘”和“匕首”的轻视。
B.两个“而”字,这里表转折,引出作者的独到见解和发现。
C.两个“而已”,干脆坚决,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追求。
D.这句话与第②段中的“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相呼应。
【小题4】本文说理多用比喻,请以第④段为例做简要赏析。
【小题5】请分析这篇序文是否做到了“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5-07 04:5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綺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②
②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唯谢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其意;意已尽则止,殆无剩语;夭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
③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俗论以比为宾,以赋为主;以反为宾,以正为主,皆塾师赚童子死法口。a立一主以待宾,宾无非主之宾者,乃俱有情而相決洽。若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于贾岛何与?“湘潭云尽暮烟出,巴蜀雪消春水来”,于许浑奚涉?皆乌合也。“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得主矣,尚有痕迹。“花迎剑佩星初落”,则宾主历然,熔合一片。
节选自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注)①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②在狭小的圈子里讨生活。③意为见识浅,方法笨。
【小题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耶  B.也  C.耳  D.矣
【小题2】简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概括选文每段的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主”与“宾”即主次关系,只有确立主旨,次要内容才有意义。
B.“主”与“宾”即情景关系,以情驭景,方能情景交融成为一体。
C.“主”与“宾”即主次关系,次要内容离开主要内容没有意义。
D.“主”与“宾”即情景关系,单纯的景物是没有价值的。
【小题5】请举例分析运用比喻说理的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③ 呻佔(zhān):诵读。
【小题1】“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法,《诗经》、《论语》等归入 ____类 ,历代作家的诗词歌赋则归入 ______类。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明建楼藏书意义的一组是 (   )
①部居类汇 ②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 ③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⑤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⑥吾方以此为鉴
A.①②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⑤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   )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采其华而忘其实 ④始乎博,终乎约
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   ⑥尊所闻,行所知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B.楼主人本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但又认为将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
D.因为生病,为楼主人写记的事一拖再拖,最后在楼主人的催促下才完成。
【小题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小题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胡突看过,作等闲语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必求出处,宋人之陋也。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遂据以为唐时酒价。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有删节)

注:①抟合:随意捏合。②圈缋:框框。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匠心独运,方能写出好作品。
B.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需要读者的细心体会 。
C.诗歌写景叙事,语言表达常带有偶然性,因而不可坐实求证。
D.相信“无一字无来历”,必求出处,体现了艺术追求的苦心孤诣。
【小题2】第二段多处引用诗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意,作者评齐、梁和宋人的诗为“小家”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试分析文末“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句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