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小题。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梁惠王上》
【小题1】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这段话反映了他 的政治主张。
【小题2】孟子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各有哪些具体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6 02: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舍记(曾巩)

予幼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京师;东方则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构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学舍记。

(注):①貙(chū)虺(huǐ):貙是兽名,像狸,这里泛指猛兽。虺是毒蛇。②筥(jǔ):圆形的竹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锐意:下定决心
B.东方则江舟漕河之渠 绝: 横渡,渡过
C.此予之所构祸而忧艰也 忧艰:指居父母之丧
D.属人外亲之 问:询问,质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幼从先生受书   于其身也,耻师焉
B.出京师 夫为身治人
C.言之所序,盖一二之粗也  遂历道少长出处
D.以学舍记 因长句,歌以赠之……命曰《琵琶行》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
这便是我离开家乡,到远方游玩,种种冒险经历使我更加勤奋
B.天倾地坏,殊州独哭
(父亲忽然故去)仿佛一下子天倾地裂,我在他乡独自痛哭
C.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
因此不能专心致志地思考,琢磨文章,用以表达个人心中难于表现的情志
D.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
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
【小题4】请为下列语段断句。
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
【小题5】作者早年经历了许多艰辛,请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仿照表格中的样式填写。
涉世奔走
走南闯北,奔走四方
单游远寓
 
经营以养
 
 
父亲去世,千里归丧
皇皇不足
家务王事,疲于应付
 
【小题6】曾巩在《学舍记》中写到:“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他对“志”的态度与王安石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请先将链接材料补充完整)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①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②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善之方
袁了凡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试以往事征之。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又俱为名臣。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夫人后生应埙、应坤、应俊,皆显官。   
……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何谓真假?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乃知人之为善,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选自《了凡四训》第三篇,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以往事征之    征:证明
B.逮少师父生 逮:追踪
C.遂依其所指而窆之 窆:安葬
D.宰为之霁颜 霁:和缓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以济渡为生     煮粥以食囚
B.辇毂之下,尚多冤民 是故人之行善
C.有益于人是善     皆受金于府
D.而怒犹未息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顾则囚人堪悯 (如果只)顾自家人,那么囚犯就太可怜了。
B.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他秘密地把这件事写成公文告诉了刑部堂官。
C.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当时屠康僖也差点进入减刑行列
D.为善而不穷理  做善事却不知探究做善事的道理
【小题4】请翻译下列原文中的句子
①孔子闻而恶之曰:“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②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小题5】填空。
①根据前三段内容,用一个熟语概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意思是__________。
②“善”的甲骨文写法是即羊,意思是“祥”;即眼睛,意在强调“看见”;
可见“善”的造字本义是眼神安祥亲和。由此推断,“善”属于六种造字法中的_______。
【小题6】文末作者说“人之为善,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善:友好B.项伯乃夜之沛公军驰:投奔
C.毋诸侯内:通“纳”,接纳D.君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小题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臣壮也,犹不如人
B.臣韩王送沛公父母宗族,皆戮没
C.孰君少长失其所,不知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涉  江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怨乎今之人。余将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注①切云:帽子名。②明月:夜光珠。③高驰:大步地驰骋。④虬:传说中有角的龙。⑤螭:传说中无角的龙。⑥重华:虞舜的名字。⑦舲船:有窗的船。⑧枉陼:地名。下文“辰阳”也是地名。⑨儃佪:低徊。佪,通“徊”。⑩髡首:剪去头发。菹醢: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既老而不  衰:衰老。
B.鄂渚而反顾兮 乘:登上。
C.固将愁苦而终 穷:不得志。
D.余将道而不豫兮 董: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重华游兮瑶之圃 芳泽其杂糅兮
B.哀南夷莫吾知兮 固时俗工巧兮
C.固将愁苦终穷 偭规矩改错
D.吾又怨乎今之人 方圜之能周兮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A.戍卒叫,函谷举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体现屈原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项是(  )
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②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③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④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⑤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大体上按照行程次序记叙,在记叙中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无罪被放逐的悲愤情绪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绪,也表现了他在困境中仍要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
B.诗人说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这情景正是诗人处境的真实写照。
C.“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
D.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子胥、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但又不免招惹杀身之祸,所有贤士均是如此。但诗人仍做好了在黑暗中奋斗终身的准备。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