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授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衣。太保清节,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益其祖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 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不衣     任:经受
B.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而足以益其祖父者    光:使……显赫
D.闭户力学而行之 笃:忠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又不仆为不肖/先国家之急面后私仇
B.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去今之墓葬焉
C.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臣辛苦
D.太保亦必含笑九泉/不幸吕师孟构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像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像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像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像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20 06: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顺恪六奇①别传
清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②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③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①吴顺恪,名六奇,广东丰顺县人。②樗蒲:赌博。③游札:空白的、可以任意填写的公文。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B.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C.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D.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C.驿卒,在驿站供差遣的士卒。驿,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的处所。
D.北面,即向北,向北而坐表示谦虚。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面向北为下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一是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并不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而不倾,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用者用其体,体不定,则用不足以行;体不定而用或有所当,惟其也。机者发而可中,而不足以持久,虽成必败,苟败必亡。故曰非智所及也。项羽、李存勖(1)战而必胜,犯大敌而不,非徒其勇也,知机之捷亦智矣,卒以倾亡者,岂智遽穷乎?智则未有不穷者也。

(甲)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之也。藉令戢悻悻之怒,渡江东以为后图,韩、彭、英布非不可移易而必忠于汉者,收余众,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汉亦疲矣。而羽不能者,量止于一胜之威,败出于意外而弗能自固也。(乙)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灭朱友贞,一入汴而以头触嗣源曰:“天下与尔共之。”卒嗣源所迫,身死国灭,量不足以受之也。藉令忍沾沾之喜,以从容论功行赏,人且于君臣之义,虽有大勋,亦分谊所当尽,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俯听。而存勖不能者,量尽于争战之中,胜出于意外而弗能自也。(丙)

汉高一败彭城,再败荥阳,跳身孤走,而神不为怵,故项羽终屈其难折之锋。宋祖端居汴京,曹彬下江南,收六十余年割据不服数千里之疆土,而不轻授以使相,故功臣终安臣节而天下定。成大业者,在量不在智,明矣。量者,定体于恒者也。体定于百年之长虑,而后机不失于俄顷。忧喜变迁,须臾不制,转念知,而势已成乎莫挽,唯定体不立故也。(丁)败则唯死而已,胜则骄淫侈靡,无所止,羽、存勖之以倾败终也,决于此耳。

生之与死,成之与败,皆理势之必有,相为圜转而不可测者也。既身任天下,则死之与败,非意外之凶危;生之与成,抑固然之筹画。生而知其或死,则死而知其固可以生;败而知有可成,则成而抑思其且可以败。生死死生,成败败成,流转于时势,而皆有量以受之,如丸善走,不能踰越于盘中。其不动也如山,其决机也如水,此所谓守气也。气守而心不动,乃以得百里之地而观诸侯、有天下,传世长久而不危。岂徒介然之勇,再鼓而衰,不足恃哉?智足以制胜,而俄顷之间,大忧大喜之所乘,声音笑貌传其摇荡无主之衷,倾败即成乎莫挽。豪杰之与凡民,其大辨也在此夫!

(取材于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李存勖:后唐开国皇帝。
【小题1】将下面的句子填入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羽可以居胜而不可以持败,故败则必亡。存勖可以忍败而不足以处胜,故胜则必倾,一也。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惟其也 机:时机
②犯大敌而不   挠:屈服
③量不足以之也 胜:战胜
群雄 间:离间
⑤人且于君臣之义 喻:告诉
⑥胜出于意外而弗能自也  抑:克制
⑦转念知 非:不是
⑧无所止 汔:完成
A.①⑧B.②⑦C.③⑥D.④⑤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岂智遽穷乎 唯定体不立故也
B.卒嗣源所迫 曹彬下江南
C.以从容论功行赏 在量不在智
D.自敛雄心俯听 既身任天下
【小题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知机之捷亦智矣,(然而)卒以倾亡者
B.一摧(于)垓下
C.更起而角死力,(盖)汉亦疲矣
D.而不轻授(曹彬)以使相
【小题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
气量是心的内在根本,才智是心的外在表象
B.藉令戢悻悻之怒
假如让他克制住愤愤的怒气
C.相为圜转而不可测者也
是相互转化不能预测的
D.声音笑貌传其摇荡无主之衷
声音表情随着他起伏的命运而变化
【小题6】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虽成必败,苟败必亡
②败而知有可成,则成而抑思其且可以败
【小题7】作者认为“豪杰”与“凡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请从文中各举一例,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