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吾闻汉购吾头千金 购:悬赏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马童面之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小题5】用/为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小题6】翻译: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9 04:2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B.越国以(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D.(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
【小题3】 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
A.能言善辩,智能过人B.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C.巧舌如簧,挑拨离间D.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E.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小题4】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小题5】 给下列文言断句。(3分)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游乐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打算
C.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说:通“悦”
D.畜君者,好君也 好:喜爱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B.师行而粮食
C.流连荒亡,为诸侯忧D.从兽无厌谓之荒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谈到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B.本文写了孟子、晏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C.文章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D.文章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做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记孙觌事

(南宋)朱熹

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卤获妇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乙巳八月二十三日,与刘晦伯语,录记此事,书以识云。

(注释)①靖康:宋钦宗的年号(1126—1127)。难:祸难,指汴京沦陷,徽、钦二宗被掳。②幸:指皇帝出行至某地。③某文:指降表。④寿而康:长寿、安康。⑤乙巳:即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冀____________  (2)饷_____________  (3)快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觌不复辞 秦强赵弱,不可不许
B.莫非天之为    不者,若属皆且为
C.然则子在虏营也 臣壮也,犹不如人
D.书以识云 不如善遇之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小题4】《记孙觌事》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讽刺小品文,通过寥寥二百字刻画出了孙觌_______的嘴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
B.令将军与臣有     郤:隔阂
C.范增数项王 目:使眼色
D.常以身蔽沛公     翼:翅膀
【小题2】对下列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句、倒装句)
B.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倒装句)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河东亦然 (凶: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之义 (悌: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七十者帛食肉 (衣:穿)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焉:①尽心耳矣;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B.以: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然后六合为家
C.之:①填然鼓; ②作《师说》以贻
D.于:①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②非銛钩戟长铩也
【小题3】对“河东凶亦然”中“然”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指河东凶。B.“然”指河内凶。
C.“然”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D.“然”指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小题4】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体现了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不具备上述性质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小题5】翻译: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